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50-60(第8/16页)
其他的一些学子闻言,开始小声议论道。
秦朝宁没参与他们的议论,自己踮起脚朝队伍前面与后面都仰起脑袋张望了一下。
看完后,他心下感到甚是诧异,盐边县小小的一个县城,竟也有几百人参考。
日后府试那些,岂不是人山人海?
县衙门口的考差们,对学子们的考篮查得仔细,让他们一个接一个上前,反复确认考篮没有夹抄逾矩后,才转给后面的考差带进去脱衣检查,核对长相和考生考引上的信息。
待轮到秦朝宁的时候,由于他年幼,在一众学子中甚显突兀,对方便多看了他几眼,还伸手把他的头发都仔细盘查了一遍。
待确认一切无问题,考差才给了他一块上面写着丙乙的牌子,告诉他到了县衙大堂后自己找到自己的座位号落座。
秦朝宁谢过对方就往里走。
他的衣服穿得厚,步速不是很快。
关于分配的座位号,接下来这几天,不仅仅是他们这些学子们应试的位置序号,还会是每场考试结果张贴在告示栏上的考生号。
所有的考试结果,是以座位号的形式,在次日便会张贴在县衙前的告示板中。
只有在该告示上有写的座位号,该名学子才能有继续参加下一场考试的资格。
秦朝宁贴身带着自己的牌子,沿着县衙的廊檐走到了县衙大堂,花了一小会儿在各个木板隔间中找到自己的号房位置坐下。
由于考生众多,县衙大堂与县衙内院安置了不少木板,作为简陋的隔间以作房号。
来得早的学子,领的号便靠前,能够坐在县衙大堂内应试。来得晚的学子们,基本上都在内院露天的隔间为主。
盐边县二月的天气依旧湿冷,在大堂内会比在内院暖和,且不必受冷风干扰。
若是答卷期间,天气突变,露天的考场容易让学子们难以应对。
而且,每个隔间为了节省位置,均摆放得十分逼仄。这使得后面来的学子实在懊悔不已。
不过,对于眼下年仅六岁的秦朝宁而言,这个隔间的空间是够了的。哪怕是他在这个号房里起身,在原地伸展手脚都无碍。
趁着其他人还在慢慢排队进来,他把自己的考篮放置在桌子底下,把笔墨砚摆放到桌上,然后把府衙分配给各个隔间的小瓦盆(尿壶)放在号房的最后面。
搞完这些后,他拿巾帕擦了擦手,才从考篮里拿出书院发的两只鸡蛋,一个馒头开始吃了起来。
等吃过朝食,喝了两口水,他就专心等考题的发放。
临近寅正四刻,考场内开始有监考衙役经过,逐一发放第一场考场的试题。
没一会儿后,秦朝宁也同样拿到了自己的考题。
他缓缓把手中的几页纸张在考桌上摊开。
第一张是今日县试第一场的考题;第二张与第三张是考题答卷,需要在上面填写姓名、年龄、籍贯等信息后,才能开始在空白处作答;其余三张空白纸张,大概就是草稿用纸了。
盐边县县试第一场,考的是出自四书五经的八股文两篇、五言六韵的试帖诗一首。
题目一:[2]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题目二:[3]“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题目三:以惜春命题赋诗一首
第056章 56.过了县试第一场
秦朝宁看着三道题, 定定地思考着。
第一道题:[1]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他记忆中的原文是, [2]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 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 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 君孰与足?”
本意是遇到闹饥荒,朝廷储备不足该如何处置?然后原文上下便是鲁哀公与有若,针对此问题展开的对话。
秦朝宁自身是赞同有若的观点的,只有百姓富足, 朝廷才会富足。[3]民如水, 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论点便是源自《荀子·哀公》, 其中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
所以其中破题,不能偏离先有民, 才有国富君富。
待想好了第一道大题, 秦朝宁继续往下看第二道题。
[4]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这一小段的释义, 他是记得的。其中内容是有人问孔圣人为何不从政?孔圣人表明自己的态度,点明难不成只有做官才叫从政么?
如果按照秦朝宁自己的个人理解, 确实只有在官场内做事才叫从政。不过,《论语》本书是存在各个儒家观点来传道的,所有释义皆围绕着儒家思想出发。
而对于秦朝宁自己而言,相比起儒家那一套,他私底下较为认可法家的思想:富国强兵,依法治国。
不过,眼下这些均是不能写到纸上,亦不能宣扬于众。
秦朝宁想了想,为了不偏题,决定遵循儒家的思想破题,从为孝即为政入手,以认可该观点的句子来破题,以引用《书》的原文来承题,以引入史例论据来起讲,其余则围绕着中心往下写便可。
理清了两道大题的思路,他往下看了看第三题诗赋题。
惜春的题材好写,与眼下二月末也应景。这题不难,太有灵气的诗词秦朝宁没有,中规中矩应试的,还是能写一写的。
于是,他把答卷先卷好放在一侧,免得弄脏了。随即,他才提笔、点墨,在草稿用纸上开始答题。
因为他写得认真,以至于县令大人一行人巡查而过的时候,他都没半点反应,仍旧埋头书写。
县令等人倒是因为他的年幼而止步,稍作停留片刻。
他们就站在离秦朝宁考桌一步之遥的位置,往他的草稿上看了几眼,确认其字迹清晰,娟秀工整,这小儿专注的神色似半点没被题目难倒的模样才离去。
这一幕,使得他们几人均满意地笑了笑。
这小儿如此这般流畅地答题,对于他们而言,亦算是教化之功。这都是说明他们把盐边县整体治理得还不错,才会如今有眼下举试的学子们这般多,其中还有这般年幼的。
几位大人这会,倒无一人想过眼前的孩童是否有机会会考中,均是默认他只是来参与应试,增加经验。
许久后,秦朝宁把三道题都在草稿用纸上写完整了。
当他准备检查之际,忽地一道惨叫声从县衙内院传来,把他吓得手都颤了颤,险些撕了手中的纸张。
他不解地抬头,只见不远处有衙役与考差已经往外跑了出去。
随着内院那厮哭天抢地,又传出好几个学子怒吼,“竖子——害我也!”
“如此这般倒霉,教我如何归家与父母亲交待!——求县令大人开恩呀,求大人体恤学生十年寒窗苦读,今日这一两银子亦是掏空家中银钱。”
外面又哭又闹,坐在自己号房内的秦朝宁有些许不安,发着呆细细听着。
等这番骚动被衙役们与考差们镇压了下来,秦朝宁才从传过来的声音里面,在混乱几方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了大概的情况。
原来是内院蓦然刮起了风,那名学子写了大半的答卷稍有不慎就被吹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