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130-140(第6/15页)
杨首辅杨誉良:“……”
马阁老马子生:“……”
看出来了,是个不怕生,胆子大的。
“咳咳”,杨首辅拿起秦朝宁的文章问他,“你的这篇策论,可是出自你手?”
他的话音一落,刘旭就微微抬眸瞥了他一眼。
这厮,第二次挖坑了。
秦朝宁实诚应道,“禀告首辅大人,文章确实是下官所作。”
听罢,其余几位阁老顿时就开始急切地问秦朝宁问题。
“如你文章所言,外邦来朝,礼部不仅不能简陋操办,还得大办,让那些使臣团的人需要认定我朝依旧国富民强。其中的花费在我们看来,必定不少。”
“这里面的花销,你可有想过如何安排?”
“户部可是半点银子拿不出来了。”
他们的视线,此时此刻皆一致地看着几步之遥外的秦朝宁,那目光灼灼,恍若想从他稚嫩的脸庞上瞬即看出来点什么。
而秦朝宁听完后,脸上其实没有半点儿慌张和苦恼的神色,依旧眼神澄澈。
他这样的表现,这让几位阁老这会儿心下对他的印象倒是好了稍许。
实在是,秦朝宁在大多数时候下,看上去确实都不像是莽撞无章法,一言不合就动手的小子。
他的面相和气质,本身是憨厚乖巧,非常讨长辈喜爱的那一类。
“外邦朝贡的一应物品、仪仗等,其实可以不花户部一分一厘。”秦朝宁想了想,应话道。
“怎么可能?”
“小状元郎,你可别把朝贡一事当儿戏,在这里糊弄我们呢。”
“亏得本官此前还把你的文章当了真,眼下听来,你这怕不是做大梦。”
……
杨首辅眉间轻蹙,让那几位阁老静下来。他示意秦朝宁,“继续往下说。”
于是,秦朝宁顿了顿就把自己的想法往下说。
在他看来,如果朝廷拿不出这笔银两,其实可以把目光放到宣朝的商户中。
商户里面不仅有利字为上的商人,也有一腔爱国情怀的商人,还有儒商、奸商……就是这样复杂多样性的群体,实际上是朝廷目前最容易拉拢,为朝廷所用的人。
在这上面,朝廷可以恩威并用,公开招募能够赞助朝贡一事的富商。
倘若贡献大,朝廷就可以考虑给对方封个皇商的名号,给予某些物什的特供资格。
更有甚者,就提供该商户子嗣科举免试,直接授予举人称号。
朝廷能给出去的封赏能有多少,全凭商户们的奉献精神有多高的觉悟。
这其实也算是各取所需了。
朝廷不缺那些荣誉和便利,缺的是银两。富商不缺银两,缺的正是荣誉和门庭。
各位阁老听完他所说的,大部分人陷入了沉思。除去其中一位阁老皱着眉斥责秦朝宁,“你小小年纪怎么这般满身铜臭味。”
这话一出,秦朝宁愣了愣。
宣朝的文人重视名声,更何况对方是年长如斯,又位高权重的阁老。他的话要是从内阁传了出去,那么他秦朝宁的名字就真的日后和满身铜臭脱不掉干系了!
在他明显慌了慌之际,刘旭闻言,登时不乐意了。
刘阁老轻笑一声,“李阁老倒是清贵,从不沾染铜臭,那么想必很乐意给朝贡一事捐些家资了。”
“银子都提不得了,看来李阁老日后都不打算去户部领取俸禄了的。当真我辈楷模呐!”
对一小辈把话说得这般重,还要不要脸了!
李阁老一见刘旭发作,还直接上升了问题,他就一脸吃瘪闭了嘴,不欲再招惹他。
他心里诽腹,就知道你平日里都是假模假样的好脾气。
刘旭见他没再言语上给秦朝宁扣小帽,才恢复了和气样。
他看向秦朝宁问道,“那么,在震慑外邦这件事上,你又有什么想法。”
秦朝宁的文章里面,在震慑诸国这个点上提及了几次,和他们内阁的想法是一致的。宣朝内忧外患,承受不起大乱。
必须把外邦诸使臣团的狼子野心扼杀在苗头上,给宣朝争取出几年休养生息的机会!
闻言,秦朝宁把自己的想法一一道出。
震慑,只有硬实力是最有效的。
其一,他们需要给所有参与此事的兵卒都武装到最好的状态,给最好的武器,最好的铠甲等。其二,工部那边,也需要对武器进行一些改进,从根本上提升武力。
这两件事,不仅仅是现下面对外邦朝贡时不得不做的,朝廷自此后还得正视并重视才行。这就是吾国国力的根基之一!
拳头硬,才是底气。
至于如何做,涉及的内容很多,他还需要些时间整理。
他没想好是一步到位,喊白云观的师兄弟们来研究火.药那些,还是就着现有兵器改进那些冷兵器。
听罢,汪阁老插话提醒道,“秦朝宁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武器哪有那般容易改进的!要是有那个水平,我朝的士卒们何至于多年以来遭受那么多的兵荒马乱?
兵部每年上奏的宣朝士卒伤亡数据,都是让人触目惊心的程度!!
与此同时,杨首辅、刘阁老、马阁老等人同样神情严肃地齐齐看着秦朝宁。
见状,秦朝宁顿了顿,在心里做了几番心理活动,才应道,“下官自小在军营长大,由于盐边县军营的生活穷苦,下官和其他小子时常上山下河,做过不少小物件。”
“待年长些后,下官有了机会读书识字,就更加沉迷在各种杂书中。”
“各位阁老若还有印象,我家给盐边县军营献过的那些抗倭利器等,也是从各类杂书中识得。”
他告诉各位阁老,他眼下虽不确定自己有百分百的把握能够把改进武器一事,但是他愿意尽力配合工部。
但是此事,他仍是需要工部现有的工匠等配合的,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人贵有自知之明,他的上手实践能力比朝廷的能工巧匠差得太多了。
听罢,众位阁老仍然没有当下把事情敲定下,而是互相看了看,从同僚脸上看懂对方的想法后,才继续针对秦朝宁的文章内容,往下问他。
于是,秦朝宁把外邦朝贡一事可用来活跃商业经济也说了。
既然来都来了,就物尽其用吧,顺便利用起来刺激各地的商业,把宣朝的手工业,农业特色展示出来,给百姓们一个机会参与其中挣几文钱。
同时,来者虽然是敌,实际上也可以是友。
宣朝这么多年都没把外邦外交搞起来,趁此机会是不是可以加以利用?他们这些小国既然这么团结,那么他们是不是可以以彼之矛攻彼之盾?顺势将其分崩离析。
他们大国自古以来那么多兵书兵法,兵不厌诈,离间计……哪个都能拿起来用。
倘使外邦之间多有猜忌,信任不再,是不是我朝就有了好些年的休养生息的机会?
那么,既然大家都相处这么愉快了。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是不是可以捡起来了?宣朝地大物博,外邦自古对吾国的瓷器、丝绸等爱不释手,我朝何不就此换取大量的黄金、白银回来。
再者,若是外邦外交行得通,朝廷是不是可以重新审视一番开海禁一事?
秦朝宁越往下讲,他的计划宏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