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150-160(第14/15页)
的那些个师兄,当年才正值青年!最后却是尸骨无全……
在那段记忆里, 白云观的老老少少,跪着烧了几天几夜的黄纸, 悲伤得肝肠寸断。
白云观周边的村落,抬棺人日日夜夜进进出出。那些哭啼声,接连一旬都没断绝过。
现在,他们看着汹涌澎湃的大海, 心中思绪愈发清晰了一些念头。
那些压抑、潜藏在体内的悲愤和仇恨, 找到了它们的指引。
这一日,秦朝宁和一众官吏在港口这里站了大半天。
待他亲眼看完了战船多方面实践都确实毫无问题,才大手一挥, 宣布今晚犒劳所有人。
他的话音一落,早就准备好了的临聿府城府衙的衙役们, 随即欢声雀跃地指挥那些到场的食肆庖厨与店小二等人忙活起来, 让他们把桌椅饭菜陆续沿着海岸线摆上。
今夜,他们所有人将在港口这里大肆点燃篝火,集体庆贺战船一事获得大成功!
众将士们与诸位官吏, 在今晚都撇开了个人身份,纷纷举杯相庆。
平日里, 早就想上前与秦朝宁说上几句话的人就皆迫不及待拿着酒杯就上前围住了他。
“小秦大人,下官心中敬仰您已久了!”
“小秦大人, 小的是盐边县军户营区,二虎的大哥!您还记得小的吗!”
“小秦大人,呜呜,小的敬您一杯!”
“小秦大人,小的小的……干了!”
……
秦朝宁被他们的热情弄得毫无招架之力,浑浊的黄酒灌了一杯又一杯,直至满脸通红,双目迷蒙。
众将士和众多官吏们喝高了之后,都不分彼此,或是称兄道弟,或是又笑又哭,或是满嘴胡话仰天长啸,或者载歌载舞……
翌日,所有人打起精神,开始新的一天。
秦朝宁协同姜卫指挥使、李知府等人,今日要前往盐边县军营。
战船那边自试水后就可以正式在临聿府城造船厂投产,后续的事情都交给造船厂的工匠们,工部的官吏们和东厂的监工公公们就行。
他们这些人的注意力可以暂时转移到别的地方。
对于秦朝宁他们而言,接下来的重点是,检阅盐边县军营的将士们,确保海兵营以及士卒普通营的战斗力都能得到综合性的提高,能够为了接下来的各项计划提供武力保障。
作为盐边县军营的负责人姜卫指挥使等人,作为临聿府城府衙的负责人李知府等人,深知军事力量对于海防边防的重要性。
他们在这件事上的重视程度是半点不敢松懈。
经过这段时日的相处,他们这些人相互之间也是混得很熟了,他们之间的谈话便省去了那些表面客套,言简意赅地切入话题。
“大人们,今日盐边县军营的阅兵,重点是陆地火械分队的演练,还是火械分队的演练,以及火炮的使用演练。”柏虎向姜子钧与秦朝宁等人汇报道。
李知府他们站在一旁听得专注,但是不多嘴,不插手干预任何事情。
术业有专攻!认清定位,不拖后腿!
姜子钧回应道,“好,你们安排下去,并且传令众将士,今日阅兵表现最佳的总旗队伍、小旗队伍都会获得嘉奖!”
“下官领命!——”柏虎与几位将领一同行礼应道。
随即,他们就跑下了瞭望用的高台。
而秦朝宁他们则走到高台的边沿处站着,抬眸看向底下两个营。
盐边县军营现有共一万二千多名士卒,他们整齐划一,身着棉甲,手持各式兵器,皆是迅速归队列阵。
随着场上的将领们各自带领手下的士兵展开演练,秦朝宁等人一天下来,对于现在的盐边县军营的武力、军备有了切实的认知。
李知府他们还是生平首次亲眼见到火械的杀伤力,身上的官服几乎是被吓得湿了又干,风吹干了又汗湿了。
那一片片炸出来的巨坑,有武器如斯,何愁海盗与倭寇!!
他们最后几乎是久久不能言语,等到全场演练结束,才跟上秦朝宁,姜卫指挥使他们的步伐,去给将士们进行嘉奖和表彰。
时年四月初,南州与闽州的三个港口正式开始建设。
这是两个州近年来的大事,随着港口的开建,由两地府衙统筹银两募工,允许百姓在建设港口一带摆摊等举措,让两地的民生经济迸发出更多的活力。
当地百姓们的感受是最真实的。
开海禁一事的好处他们想象不到,但是单单港口建设这里,他们无论是去扛沙包做苦力,还是去摆摊卖煎饼,总有一个机会能够凭自己的双手挣到钱。
在半年后,两地的港口都成功建完,分别由两边的府衙把此事上奏朝廷。
与此同时,秦朝宁也给京中送去自己的奏折,请朝廷批复船引,批复关税诸项条例,批复开海禁一事具体吉日。
他还在奏折里,诚挚邀请天子与内阁阁老们南下,参与开海禁的开幕仪式。
之所以特意写上这个邀请,起因是近日刘旭与他的书信往来里面提及的,几个皇子与文武百官开始有所往来。
朝堂的局面愈发复杂,不想站队的和想提前站队的,都大有人在,使得外廷内廷都乌烟瘴气。
在秦朝宁看来,历帝正值壮年,身体亦无明显的健康的问题,后宫以及皇子们的步伐实属急进了。
为了宣国的未来,他希望历帝和众官吏之首的大臣们可以趁此机会南下一趟,参与进来开海禁一事,把目光都看远一些。
至于皇子们、后宫、东厂这些,目前其实都不成气候。
直白点看,他们本质上还是得看历帝如何决策。历帝当下才是关系到整个国家未来走向的人。
而京中朝堂上,针对来自南州与闽州呈上来的奏折,在刘旭与内阁的商议下,结合翰林院多位翰林,六部多位官吏的意见集合,修改出了三版开海禁与关税条约的详细文本,才递交给司礼监。
历帝看过后,他在朝会上又让文武百官展开讨论,并且还让几位皇子也讲讲自己的看法。
不过,后面的这些人能够给出来的有用信息已经不多。
秦朝宁与刘旭他们,称得上是事无巨细地把能够想象到的细节与条例都添加上了的。
因此,朝堂上争论得最激烈的是,历帝该不该南下,能不能南下。
有御史站出来弹劾秦朝宁居心不良,天子哪能离开京城,倘若南下遇到不测之事,岂不是国之根本动摇?更何况,天下南巡,势必会劳民伤财!
也有人是站出来支持天子南下的,他们觉得这几年国泰民安,开海禁一事是大事,天下趁此事南巡,是走进民生,了解真实的百姓过什么日子的机会。
还有的人浑水摸鱼,借机提出立储一事。
江山稳固离不开明确的继承人是谁,要是朝堂有太子坐镇,那么历帝南下一事,他们这些臣子反对的声音也会少些。
看着底下闹哄哄的臣子们,历帝面不改色,只是说会让钦天鉴那边在测算开海禁的吉日的同时,帮忙测算南巡吉凶。
闻言,底下的文武百官们:“……”
那还不是由您说了算的意思么,合着他们说的话都是白说了。
朝会散了后,历帝单独把刘旭、曹明洋、周知临、晋鹏等人喊了过去乾明殿。
殿内,历帝一张嘴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