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文学 > 百合耽美 > 小寡夫[种田]

60-7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小寡夫[种田]》60-70(第13/15页)

 “阿庆。”周远用没受伤的手握住陈庆的腰,“不要想着逃避,你现在比那些人过得更好,你忘了,咱们不是回去见那些人的,咱们是为了把爹和小爹带过来的。”

    陈庆低着头:“好吧。”

    周远回来之后也不能整天待在村里,镖局里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做,所以他干脆买了匹马,方便自己早上出门,晚上回家。

    在这个时候,衡量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田地和家畜。

    周远如今已经有一头牛了,他现在还买了马,还有好几亩良田,这在整个村子里,已经能算得上是条件最好的了。

    镖局的事情除了他们一家人还有孟启和孟栓子,别的人都不知道,他们也没说出去过,毕竟树大招风。

    在沟渠挖好的时候,村长又召集了所有人家,今天要发种子了,按照每家人临近洛河的田的亩数,分发了稻谷种子,周远是领得最多的。

    因为准备得充足,在种之前都已经选好了种也做了防虫害的步骤,因此只需要把种子种下去就行了。

    陈庆跟在孙大娘的身后,孙大娘在挨着河边也有田,但听老把头说第一次育种不需要种在田里,孙大娘就干脆随便选了一块地,按照种别的种子一样把稻谷种子种了下去。

    戚书宁的信刚送出去,估计还要个几天李铁匠他们才会回来。

    李欣没有因为怀孕就关了铺子,有些小的东西他还是在做,这可心疼坏了戚书宁,他甚至想要帮李欣打铁,只是他的劲儿太小,又不耐热,最后被李欣赶了出去。

    这两天没什么单子,李欣也就闲了下来,跟着陈庆他们一起去地里玩去了。

    孙大娘说他天这么热不好好休息,李欣总是有理说孩子也需要接接地气。

    孙大娘跟陈庆锄地翻地,周远去洛河挑水。

    “就这么种下去就行啊?”李欣抓了一把种子,仔细地看着,“这也不是米的样子啊。”

    “稻谷外面是有一层壳的,要把壳舂掉,里面就是米了。”孙大娘见多识广,“以后你就能见到了。”

    他们把地翻好,随后把种子种了下去,再用锄头把掀到一边的土盖上,等周远回来,再用瓢浇了浇水。

    周围也有村里的人在种地,刘婶子站在他们地里,想问问孙大娘心里有没有底。

    孙大娘说:“反正都得种的,又不交税要是水稻种不出来,我山上还有两块玉米地,反正能混个温饱。”

    那婶子在田埂边坐下:“也只能这样了。”

    孙大娘又安慰她:“都是种了一辈子的地的人了,还会怕种地啊,别担心了。”

    刘婶子点了点头。

    等到种子种进土里,接下来就静静地等待发芽的时间。

    地里的活儿不需要周远了,周远就早上骑马去县城,处理镖局的事情,晚上再骑马回来,抱着陈庆美美地睡一觉。

    等到放水的那天,村长为了吉利,还去祠堂里放了一挂鞭炮。

    洛河村的下游没有村庄,所以他们引洛河水也不会影响其他村子,这也是为什么会选在洛河村种稻谷。

    洛河边上站满了村里的村民,村长请了人来看吉时,在吉时到来的时候,村长用锄头锄开了了他们早已经挖好的沟渠,洛河水顺着沟渠,慢慢地进入了田里。

    随着水流的运动,洛河村的村民的心也悬了起来。

    真的能种好吗?干了一辈子的农活的庄稼人都陷入了怀疑中,但开弓就没有了回头箭,不管怎么样,这一季的庄稼好好种!

    洛河水放了一天,湿润了所有的田的时候,又从另一侧的沟渠引出去,重新流回洛河中。

    孙大娘看了一眼地里的秧苗,已经长了一指长了,按照老把头说的,应该能进行第一次移栽了,只是在移栽之前,要先把地翻好。

    这会儿放的水并不多,只是把土都弄成了淤泥样式,需要把土平整好,才能插秧苗。

    陈庆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脑子里想要怎么平地,一向睡觉很安稳一动不动的陈庆,晚上做梦都在平地,一巴掌就挥在了周远的脸上。

    周远最近也很忙,镖局也不能总是从前那一成不变的样子,大镖要接,小的皮毛也要做。

    周远先是让孟启带着一干的他们这边的特产往云溪镇去,他们从云溪镇回来的时候,田掌柜就跟周远说,以后每年可以给他们三车红柿子和青瓜,从五月开始就有产出了。

    这也是能赚钱的,周远要养家糊口,自然不会放弃,而且田掌柜一家看起来就并不简单,跟他交好总不会有什么坏处。

    周远接手镖局半年左右,整个镖局除去所有的花销,减去各个镖师的月钱,现在赚的钱已经把周远投进去的赚了回来,相信以后也会越来越好。

    这些日子因为陈庆要种地,晚上他们连亲近的时间都没有,周远只能亲亲蹭蹭缓解一下。

    第二天一早,周远还是去县城,陈庆跟孙大娘开始下田去平田。

    淤泥地里不好行走,锄头也不好挥,一挥就带着一锄头的泥,弄得身上到处都是,好在孙大娘在旁边看着,随后两个人又慢慢地开始平,一上午之后,总算弄出来了老把头要的田的样子。

    正巧那老把头在田边看水的深度,孙大娘赶紧让陈庆去把人请过来,陈庆也不敢犹豫,这毕竟关系着生计,他爬起来,跑到老把头面前。

    “劳烦您跟我们去看看田,是这样平吗?”

    老把头跟在陈庆的后面,见到他们的田,点了点头:“就是这样,你们的秧苗如果好了的话,就可以试着插秧了。”

    陈庆送了口气,他们家算是第一家弄出来这个的,这样也可以给村里人一个参考。

    随后老把头跟着他们一起,又去看了他们的秧苗,教他们怎么把秧苗端起来。

    “铲子插深一点,连着下面的土一起挖起来,随后端到天边。”他捻出一根秧苗,弯下腰给他们示范,“插秧的时候,像这样,轻轻插在田里,注意间隙,不要太密集,就行了。”

    陈庆跟孙大娘点头,在脑子里模仿他的动作。

    村里人看到了陈庆家的田,也就知道了该怎么做了,很快村里的田就都被整成这这样。

    第二天周远没出门,打算跟陈庆他们一起插秧,陈庆说他其实就是为了玩,周远倒是也没反对。

    陈庆跟孙大娘先去铲秧板,铲完之后周远挑着秧板去了田里。

    拖鞋下田,水还有些凉,陈庆打了个寒颤,手上拿了一把秧苗,像老把头那样,按着根部把秧苗插了下去。

    周远也在一边学着陈庆的样子,只是他胡乱抓了一把,全插进去,陈庆赶紧说:“一根一根地,不要太多了。”

    看了一眼这么多的秧苗:“一根一根地得到什么时候?”

    “多了密了就长不好了。”陈庆一板一眼地说,“要不你去旁边玩泥巴吧。”

    周远面上讪讪的,不再捣乱,努力学着陈庆的样子插秧,只是他个子太高,弯一会儿腰就累得不行,去旁边坐着了。

    孙大娘年纪大了腰也不太行,插秧都靠着陈庆一个人,周远心疼他,没一会儿也下来帮他,虽然动作不熟练,好歹也算是能帮他。

    四周的田里也都是插秧,平田的村里人,孙大娘回去做饭,趁着这两天天还不是太热,得赶紧把活干完。

    陈庆插秧插了两天,中间戚书宁也来帮忙,他虽然看着弱不禁风,但干活还是细致,插秧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晚安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漫游,每次都能让人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