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手机我今天夺嫡成功了吗》130-140(第14/17页)
名门望族,母亲去世后父亲很快续弦,她这个前任夫人留下的孩子在府中位置尴尬,并不受宠,奈何她运气好,舅舅是被康泰郡主选中的郡马,表哥是内阁首辅姜汶,这一下身份水涨船高。
她性格要强眼里揉不得沙子,偏偏二皇子贪心不足,大婚当日还抬了两个良娣入府,除此之外府里还有不少莺莺燕燕,有极个别挺不讲规矩的,仗着自己在二皇子跟前服侍多年有些脸面,故意不给新来的女主人脸,二皇子妃不是能受气的,直接拿了人就打板子,没成想这女人怀了身孕,小产了,这一下和二皇子关系就恶了,成婚第一天就回娘家要和离,然而直到二皇子失势都没能和离成。
三皇子妃则是书香世家出身,颇有些才名,和三皇子这莽夫一看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娴妃却很是喜欢,就觉得需要一个有脑子的来拯救一下后代基因。她看似柔弱,性情其实颇为刚烈,三皇子看不清自身能力狼狈倒台的时候,娴妃压着他给三皇子妃写了一封放妻书,三皇子妃给撕了。
剩下的那些皇子不是夺嫡主力,原文中剧情少,他们的皇子妃出场也只会更少,用简洁的一句话描述一番大概是:四皇子温柔小意擅交际;五皇子妃木讷沉默不爱出门;六皇子妃风趣幽默喜欢新鲜玩意儿;九皇子妃跋扈张扬总是暗语伤人。
这些皇子妃出场不多却性格鲜明,不过女主陆瑶光在《我欲成皇》正文中就是一个背景板工具人,八皇子需要的时候才会出场,这也就导致每次她的戏份都带着极强的目的性,她在八皇子夺嫡的道路上出力不算少,但就是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无利不起早的印象。
女主人设不够好,大概也是女主杀了男主扶持幼帝登基垂帘听政的番外一出,这本书口碑直接崩盘的原因之一。
薛瑾安有些好奇,现在的剧情发展和原文有了很大的不同,皇帝的地位也在他的种种操作之下有了不稳的征兆,皇子也都成了瑕疵品,这种情况下,皇子妃们还会是原定的那些个人吗?关系又是否还同原文中所写的那样?
事实证明,有些事情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比如原文中皇帝不重女色,多年没有选秀,即便真的开了说给皇子选妃就是给皇子选妃,自己后宫只意思意思进了几个人,只不过他子孙运很好,雨露均沾的宠爱一番,结果接二连三的怀孕,给他的儿子排序都到了二十多,几乎是人手一个娃的程度。
然而这次皇帝十一月份正式宣布选秀,次年春日秀女们进京,留牌子入宫的足有二十余个,皇帝翻牌子的频率也比以前高很多,说是夜夜笙歌都不为过,而这些新入宫的妃子们正受宠,免不了就恃宠而骄作天作地,因萧姝和楚文琬之死,以及太皇太后的突然复出而沉寂下来的后宫再一次沸腾起来。
敏皇贵妃好久都没有这么忙过了,一天天听着女人们唇枪舌剑打机锋,听得脑瓜子嗡嗡的,再又一次被某个妃子找上门来评评理之后,她终于忍不住劝谏皇帝注意身体,反被皇帝说管不好六宫就请教能管的人。
这句话一出,不用小X老师刻意透露消息,薛瑾安也已经明白了皇帝这种种行为的含义。
皇帝就是想给太皇太后找事儿,说到底太皇太后也还是启元帝的皇后,管理后宫是她的份内之事,皇帝让后宫热闹起来,多少也有点围魏救赵的意思。
敏皇贵妃也聪明,听懂了皇帝话中的意思,第二天就顶着一张惨淡虚弱的脸,去跟太皇太后卖惨,硬是把宫里的这些事儿转嫁到了太皇太后手上。
太皇太后差点气笑了,她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朝堂的事儿已经足够她累的,后宫的这些琐碎更加烦人。
“皇帝这是逼哀家交出权柄回宫等死啊!”太皇太后冷笑着,说话很是不客气。
太皇太后很清楚,她不重新掌权也就罢了,如今既然出来了就绝对没有再回去的道理,她今日敢放手,晚上太皇太后于慈宁宫溘然长逝的丧钟就会响彻整个京城。
退不得,那就只能拿!太皇太后转头就找敏皇贵妃索要凤印,美其名曰没有凤印管理六宫于礼不合。
这一下就把敏皇贵妃架起来了,自从孝静懿皇后故去后,象征着皇后凤印就一直在她手中,她也抓得紧,不管协理六宫的是谁,又是谁宠冠后宫,她唯一死死抓着的就是凤印,是后宫正统的权利。
然而这次,这把由皇帝泼油,她亲自来点的火烧到了自己身上。
选皇帝,还是选凤印?敏皇贵妃很明智,她不忍太皇太后为她操劳,努力喝药调养,没两天“病”就好了大半,然后火力全开把后宫那些蹦得欢的全都磋磨了一遍,终于又清静了。
敏皇贵妃之后是真的病了,却已经不敢张扬出去,就怕被太皇太后拿住把柄,药都是拿回雍春宫熬的。
她不知道的是,太皇太后根本没精力去逮她,今年冬日汹汹而来的时候,太皇太后就偶感风寒一直没怎么好,慈宁宫的药味儿比雍春宫还要重。
当然这是后事儿,暂时压下不表,说回给选皇子妃的事儿。
大皇子娶得还是冯尚书之女,不过这次双方的初始关系可不是不温不火了,而是势同水火。
冯尚书因为蠢儿子冯时做的蠢事,明面上已经和大皇子上了一条船,但他私底下是一直在试图下船的,和大皇子的关系也颇为平淡,这种情况下,冯尚书怎么可能主动嫁女儿过去?别的不说,就大皇子这血脉问题,妥妥是个大雷。
偏偏冯时不知道脑子怎么抽了疯,自己在大皇子这艘破船上不乐意下就罢了,还想把家里人全都拉上去。
冯时在其中到底做了什么外面人无从知晓,只是婚约定下的那一日,尚书府的下人定制了五条牛皮鞭,冯时三个月没出门。
事到如今也已经彻底没有了转圜余地,冯尚书成了大皇子党,大皇子也入了户部任职。
二皇子那边齐人之福也没享成,定海侯世子虽然给二皇子当伴读,脑子却比冯时清醒多了,原本定海侯府同二皇子是有意结成亲家,也正在商讨婚事的阶段,原文中皇帝选秀的阵仗没有闹这么大,二皇子也因上头有大皇子压着,骑驴找马的事情隐瞒得很好,直到木已成舟才发现不对,好好正妃位置变成了良娣。
定海侯乃是原来的渤海王族,多少也是有些傲气的,如此欺辱,定海侯府碍于身份,也担心孩子在皇子府不好过,只能咽下这口气,定海侯世子却无所顾忌,直接同二皇子闹翻了。
而现在大皇子身份有了瑕疵,已经没有了竞争力,他成了最长的那个皇子,可不就飘了。他飘了之后,就开始觉得原定的二皇子妃家世配不上他了,碍于姜汶镇在上面,他不敢作妖太过,只私底下物色起良娣,同好些个女子勾勾搭搭有所牵扯。
这难免就传出了一些风声,就叫三皇子给知道了。
三皇子巴不得二皇子倒霉,他都不屑隐藏自己,直接就让手底下的人私底下告诉那些姑娘家的父母长辈,有一些家族看重女儿,会想方设法断了这牵扯,但有些家族更看重利益,生怕攀附二皇子不成,上赶着要定下名分。
就这么一来二去的,也就传到了其他人耳中,九添一作为京城最繁华的高档娱乐场所,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定海侯世子这边跟人打牌呢,听了一耳朵二皇子风流韵事,气得直接掀了牌桌,回去就要家里退婚,定海侯府那边还没有什么动静,姜汶先收到了消息。
姜汶大表妹十岁有余,也怜爱表妹幼年丧母,一直将她当女儿养,二皇子这事儿一出,姜汶是绝不可能让表妹嫁过去的,没过几天就直接在早朝上找皇帝要了一封赐婚的圣旨。
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