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文学 > 古代言情 > 掌事女官(清穿)

70-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掌事女官(清穿)》70-80(第17/27页)

 不等陈嬷嬷答应,晴淑赶忙拦,“耿总督山高水远的,此事一旦走漏消息,万一打草惊蛇,再也查不到背后之人还是其次,万一对方又有其他动作可怎么是好?”

    毕竟主子现在在人家的地盘,晴淑觉得还是该从长计议。

    陈嬷嬷却干脆利落应了下来,“主子吩咐的是,耿家人的事儿,还是耿总督这位族长更好办。”

    “毕竟耿雪一家子猪油蒙了心,可耿氏那么多族人却不瞎。”

    她看了眼晴芳和晴淑,论聪明,眼前这俩其实不如在耿舒宁身边长起来的巧荷。

    耿佳德金是个老狐狸,有耿舒宁‘后族’这俩字,他的野望,会让他想尽一切办法,从耿雪父女俩嘴里掏出幕后指使。

    晴淑抿着唇,不说话了。

    耿舒宁觉得还不够:“我放她一马,她还敢如此大胆,撺掇耿雪的人必定很了解她。”

    “叫人将跟她有过接触并且后宫有妃嫔的人家的情报——”

    耿舒宁顿了下,脑子飞快转动,对方叫她进园子,肯定不只是为了留下她,必然还有后手。

    与其慢吞吞等着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乱拳打死老师父,暗流越浑她越安全。

    她改口:“左不过就后宫那么几个,从皇后到索常在他们家,所有的消息能送来的都送来!”

    *

    有了耿舒宁的吩咐,九卫和外头陈家、齐家的人都动了起来。

    反应最快的竟是离得最远的耿佳德金。

    只过了十日,他就叫人快马加鞭送了消息回来,由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将消息送到藻园。

    “钮国公府?”耿舒宁挑眉,“熹嫔啊……”

    不管是为了三阿哥,还是为了熹嫔自己的恩宠,她容不下耿舒宁,都比旁人更说得过去。

    耿舒宁问晴芳:“外头的情报什么时候能送到我这里来?”

    晴芳:“十三爷跟着万岁爷北巡,齐家小五爷和陈二爷出去办差还没回来,得多等几日。”

    耿舒宁给允祥的册子,已经叫允祥吃透了,甚至更胜一筹。

    很多消息都是一层套一层,单线往上送,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管,想将消息统一呈上来,主子们不在,没那么容易。

    见耿舒宁蹙眉,晴淑在一旁小声出主意。

    “主子,既确定是熹嫔,要动钮国公府也无甚大用,毕竟钮国公府的名声一直都不大好。”

    “叫奴婢说,对熹嫔而言最重要的是三阿哥,不如从三阿哥身上下功夫?”

    耿舒宁不动声色看向晴淑:“怎么下功夫?”

    晴淑更小声:“如果三阿哥出点什么意外……哪怕只是脸上带点伤,断了荣登大宝的可能,熹嫔怕是哭都没地儿哭去,定顾不上再为难主子。”

    耿舒宁注视晴淑一脸忠心为主的模样,认真地思索了好一会儿,冲晴淑笑了。

    “你这提议很不错。”

    不错到,让她几乎确定,这事儿熹嫔不是幕后主使,但她岁宁县主身边出了家贼。

    第77章

    晴淑和巧静到耿舒宁身边的时间不长。

    她对二人的信任,远不及巧荷和晴芳。

    先前巧荷为了救张鹏翮受了重伤,将养了两个月也好得差不多,只是因为耿舒宁进了园子,才没前来伺候。

    原本耿舒宁打算,如果太后一直冷着她,还要带她入宫的话,巧荷自会在神武门那边等着,跟进去伺候。

    发现晴淑不对劲后,耿舒宁开始往长春仙馆跑,借着讨好太后的理由推迟了对三阿哥下手的动作。

    暗地里,耿舒宁吩咐陈嬷嬷的兄长传递消息给巧荷,让她暗地里入园子,查清晴淑背后的主子。

    “主子如何确定晴淑有了外心?”巧荷来之前,晴芳面色严肃确认。

    如果晴淑真有问题,这事儿她也得告诉粘杆处的人,赶紧将消息传到御前才行。

    耿舒宁坦言:“如果她是皇上的人,绝不会拿三阿哥做筏子。”

    四大爷子嗣本就稀少,而且这人面冷心软,最是护短,训练出来的暗卫没人敢对皇嗣下手。

    晴芳也觉得有道理,立刻叫人将消息传了出去。

    耿舒宁对自家便宜阿玛的手段颇为满意。

    如今九卫补进来的新暗卫有多少人得用,真不好说。

    她请陈家再次帮忙给耿佳德金送了封密信,既然她阿玛对后族有野望,自然也该为之付出,她才不会叫人白占便宜。

    如此一来,晴芳在耿舒宁身边,盯紧她的起居和晴淑,陈嬷嬷则负责盯着长春仙馆和外头的动静。

    巧荷进了园子却没露面,暗中查探晴淑的一举一动。

    加急送到耿佳德金那里的密信,换来了耿佳德金言明会将跟晴淑有关的人查个底朝天的保证,并送进宫的一纸暗桩。

    人数不多,总共就四个。

    一个就是上次给耿舒宁送消息的小太监,是耿佳德金过去在御前行走的时候救下的一个老太监养大的。

    爷俩都给耿氏卖命,另有一个敬事房的太监,还有尚膳局一个懂医理的嬷嬷,给耿氏卖命的缘由大差不差。

    以耿佳德金爱钻营的性子,也许还有其他人,但他特地在纸上写清楚了——

    「宫内唯此四人可信,必要时可作死士用。」

    耿舒宁挺满意,如今在园子里的只有那小太监和敬事房的太监。

    在八月初,太后准备带着人回宫之前,有这二人暗中帮忙,宫里宫外一顿忙活,关于晴淑的调查结果很快摆在了耿舒宁面前。

    查出的结果,让巧荷和陈嬷嬷都大吃一惊,过来送信儿的时候脸色格外苍白。

    耿舒宁蹙眉:“晴淑是万琉哈氏的远支?”

    她现在已经不是刚进宫的小白了,对满族姓氏有了些了解。

    万琉哈氏原本是正黄旗包衣,也就是现在的镶黄旗包衣,旗主是康熙。

    康熙后宫里还有个定太嫔呢,生了十二阿哥允裪,兄长是托合齐。

    也因为托合齐争气,万琉哈氏主家被抬了旗,成了正儿八经的皇家奴才,只是族人都仍旧是包衣,好些在宫里当差的。

    “且不说晴淑是不是跟……有关系,暗卫不都是孤儿和乞儿吗?”耿舒宁不解问巧荷。

    “她怎么被选进粘杆处的?”

    巧荷白着脸解释:“在进粘杆处之前,她确实是个孤儿,跟着个老乞丐姓,叫周小五。”

    得亏耿佳德金心细,查出她绝户的身份。

    晴淑家当年为了救治她阿玛的病,内城的房子和地都典出去了,阿玛和额娘去世后只能流浪街头。

    因为是远支,也没什么亲戚,主家也不知道这事儿。

    晴淑被选进粘杆处时才七岁,那时万岁爷还是四阿哥。

    其中代表的含义就太叫人心惊了。

    太上皇是在所有儿子府里都安插了眼线,盯着儿子的动静吗?

    *

    耿舒宁不意外,历史评价说康师傅其实跟世宗一个德行,做皇帝的掌控欲都很强。

    她只问:“你们既查出晴淑对三阿哥和四阿哥都有恶意,跟她暗地里联络的人,就没查出是谁?”

    陈嬷嬷摇头,“就是个不起眼的粗使嬷嬷,老奴叫人装作不经意去打探了一回,第二日这粗使嬷嬷就落了水,没能救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晚安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漫游,每次都能让人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