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文学 > 古代言情 > 掌事女官(清穿)

80-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掌事女官(清穿)》80-90(第20/21页)

,跟趟.地.雷一样,从后殿和前殿连通的廊庑,绕去了前殿。

    不得不说,踩着高跷一样的花盆底,动作一慢,远远瞧着,确实摇曳生姿,娇怯许多。

    这大概也是花盆底产生的劣根性之一。

    *

    耿舒宁生生摇进大殿,小心往前几步,慢吞吞行了蹲礼。

    康熙淡淡扫她一眼,终于夸了一句——

    “今儿个瞧着倒是像样子些,起来吧。”

    耿舒宁松了口气,抬头冲梁九功笑笑。

    问就是巧荷进不来太上皇的大殿,这花盆底角度清奇,不撅腚摁地,她起不起来。

    为了对得起康师傅这句夸,还希望梁总管他聪明些。

    梁九功愣了下,到底是在御前伺候多年的大总管,立马就察觉出耿舒宁的尴尬境地,心里憋着笑,上前将耿舒宁扶了起来。

    待得耿舒宁坐下,康熙也没看她,只是慢条斯理对照着棋盘翻看一本关于围棋的残局古籍。

    雪后连着好几天,天儿都不错。

    一大早阳光就从窗边映进来,金灿灿地打在棋盘上,靠坐在罗汉榻上的康熙不像是归隐的老翁,仍像运筹帷幄的帝王。

    耿舒宁扫了眼他身后被固定角度的人体工学垫,心里偷偷腹诽,这逼格是她给的。

    但凡康师傅有感恩之心,就别叫她在这里坐太久冷板凳,否则她回头定把那些装逼利器草图全烧了。

    她刚想完,头都没抬的康熙就淡淡出声:“在心里骂朕?”

    耿舒宁心下一凛,好家伙,老爷子比儿子敏锐多了。

    她赶忙低眉顺眼回话:“太上皇说笑了,岁宁只是感叹于您老的英姿不输万岁爷,思忖着岁宁何德何能,怎配给太上皇讲经呢?”

    “嗯,有自知之明不是坏事。”康熙淡淡应声,从对古籍的关注中拨冗抬头扫她一眼。

    耿舒宁:“……”心里买卖皮,面上微笑无懈可击。

    康熙目光复又放回古籍上,“朕没指着你能讲经。”

    “叫你来,是想告诉你,老梁氏和梁墩朕叫人送回奉恩将军府了,府邸总空着也不像话。”

    耿舒宁紧着开始长脑子,康师傅不会跟她说废话,突然提起干娘和墩儿是为——

    她身体猛地僵了一下。

    巧静将老梁氏祖孙俩藏在她提前让陈珍购置的安全宅子里,因为京中局势未定,她身份又敏感,为着安全着想,没将人接回来。

    那地儿靠近房山,算是犄角旮旯了。

    而且她们的身份是提前买好的,不管谁去问都是一直生活在哪里的祖孙俩。

    这身份还是允祥帮着办好的,不该出差池。

    康熙说人接回来了,代表她的所作所为并没有瞒过康熙。

    更甚者,既然康熙能派人接回祖孙俩,她所谓嫁人的真相,老爷子也能套出来。

    干娘可没胆子跟太上皇说谎。

    耿舒宁只当听不懂,硬着头皮谢恩,“多谢太上皇安排,是岁宁思虑不够周全。”

    康熙冷笑,“朕不管你怎么哄老四,用不着在朕面前说这些无用的。”

    终于放下了手中古籍,康熙冷眼看耿舒宁。

    “在老四面前认下这荒唐事,好叫他一门心思想着叫你进宫,生怕你跑了。”

    “在乌雅氏面前自认臣妇,叫后宫放下戒心,恨不能凿实了这门亲,催着朕将你的功劳化为爵位。”

    “退一万步来说,进不了宫,也不用跟其他皇帝的女人一样进家庙,可以继续体面做你的县主。”

    “进可攻,退可守,以退为进的招数,都叫你玩儿出花样了,你跟朕说说,你这样心思多狡的女人,朕该如何放心叫你进宫?”

    耿舒宁低垂着眉眼,没急着答话,先给自己几个呼吸的时间在心里感叹。

    她……如此牛逼吗?

    实则她认下梁家媳的名头,是为了靠自己拜托成为妹妹的结局……当然,也算是跟蓝盆友的一种情趣。

    只是叫康师傅一启发,耿舒宁脑子不乏灵活,这行为立马就高大上起来了。

    不错,她慢慢抬起头,满脸恭谦,“太上皇谬赞,岁宁也只是为了保命不得已而为之,绝无狐媚后宫的意思。”

    她非常真诚给老爷子剖析他的好大儿,“您也知道,万岁爷在潜邸时就不好女色,所图不过一个省心,好留下更多时间为您,为大清江山尽忠。”

    “岁宁选择梁家,只是想表明忠心,若长辈们觉得我不适合入宫,我也好有个正经身份能继续为万岁爷办差事……”

    所以,她确实玩儿出花样来了,以一点发散思维头脑风暴多重目的性,是每个金牌策划必备的技能。

    您只管听我扯,扯不出来算我输!

    康熙定定看了她好一会儿,突然换了话题——

    “为何救张鹏翮?他不是老四的人,在朕和老四面前,也没一句好话。”

    耿舒宁也觉得后悔呢,就不该救那小老头。

    她老实解释,“岁宁听人说过,他是好官,与靳辅靳大人一样,活着能救无数靠河岸而生的百姓。”

    康熙:“你不怕死?”

    耿舒宁说怕,“可他活着比死了有用,就跟岁宁一样,当时岁宁也没时间想那么多。”

    康熙心下满意不少,这丫头在某些方面比朝中大臣都聪慧些,比如胡说八道,狡言饰非。

    还有些奇特的境遇。

    比如先前已经种过一茬的玉米,现在在皇庄和老十二安排的庄子上全面育种。

    再有一季,种子足够在京城和直隶继续育种,很快就能推广全大清。

    北巡之前,耿舒宁让人递过来的育稻法子看着也算靠谱。

    他令人在北地和南地分别选择长得格外高大,穗子格外丰满的稻苗,已种在了温泉行宫后头的庄子上。

    如今还看不出结果,可稻苗确实大都长得比一般庄稼地里的苗结实。

    论功劳,还算当得起皇后的位子。

    只是有时候她又愚钝得很。

    康熙和梁九功的招子那都是几十年锻出的火眼金睛,一般人在他们主仆俩面前是瞒不住性情的。

    先前梁九功就觉得耿舒宁憨,这会子康熙也感觉出来了,那寡妇之名,大概没他想得那么复杂。

    这丫头人情世故和政治敏锐性几乎没有,活似慈幼院里出来的,跟孝庄完全没办法比。

    康熙想起太皇太后的话,心里哂笑,大概只随了皇玛嬷的彪。

    他不理解,耿佳德金那样的狐狸性子,填房又不是什么良善的,怎么会养出一个这么古怪的女儿。

    康熙继续问:“以你之见,老四废后一事,于前朝后宫乃至整个大清,有什么好处?”

    耿舒宁头皮更麻,这方面真不是她擅长的,她只知道废后对她有什么好处,其他的跟她有什么关系啊!

    可话不能这么说,耿舒宁努力转动脑筋,慢吞吞回话。

    “回太上皇,以岁宁愚见,废后……可助万岁爷震慑朝堂,也能警示后宫安分守己,前朝后宫都稳了,皇上才能将利国利民的政策推行下去。”

    康熙不算满意,他提醒:“你可知道,老四登基后到现在,还未曾选秀。”

    “最迟明年,选秀势在必行,否则满蒙汉旗下再无法安稳。”

    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晚安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漫游,每次都能让人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