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文学 > 古代言情 > 掌事女官(清穿)

130-1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掌事女官(清穿)》130-140(第10/24页)

了廉亲王府门前这一出,明面上都老实下来了。

    至于朝堂上?不好意思,还真有御史站出来弹劾什么牝鸡司晨,女子不该抛头露面的话,另一个郭络罗氏的外孙也不是吃素的。

    襄郡王允禟,带着弟弟允俄,还拉着宗正兄长允祺,将对方骂得狗血淋头,张嘴就是灵魂三连问——

    “秀女的事儿不由女子核验让谁来?”

    “让你们天天钻人家闺房里问话吗?”

    “要不要脸啊,你个老不修还想往自己后宅里扒拉几个?”

    气得御史吹胡子瞪眼,骂不过允禟,只能反复念叨有失体统,哭求皇上做主。

    胤禛言简意赅:“老九话糙理不糙,弹劾之前,你们先拿出令人信服的章程来,朕帮理不帮亲。”

    文武百官:“……”瞧襄郡王那得意的嘴脸,您这话鬼都不信啊!

    可心里这么想,却没人真上赶着找不痛快。

    不老实不行,郭络罗氏还是贝勒福晋的时候战斗力就不低,比谁都豁得出去,这会子都超品夫人了,谁敢触她霉头?

    襄郡王就更不必说,那是碰上狗都能给两剪子的混不吝,一把年纪还能在畅春园撒泼打滚呢,有理你说得通吗?

    不出半个月,新任颖慧夫人就在允祺所掌管的宗人府配合下,雷厉风行,将功德最高的九十七位三宫秀女的核验结果敲定,盖了礼部大印,以红榜的形式张贴在了顺天府衙门外头。

    顺天府本就有监临乡试之权,衙门里有儒学教授和九品训导官。

    就在红榜一旁摆了座儿,向来往的百姓和探听消息的满汉八旗人家,解释这些秀女的功德由来。

    “延晖阁女官共计十九人,置办了大量的玲珑炉和玲珑炭和厚实布匹,只这一桩,经核验功德最高七千二,最低三千五。”

    “一两银子一分功德,玲珑炉现在最贱的两钱银子一个,玲珑炭两文钱三个,这么些过冬的好物件,分发到大清各处日子艰难的百姓手中,光京城一年就少冻死上万百姓哩!”

    ……

    “还有这官学夫人,捐献官学二十七座,人家在朝廷打仗的时候,还捐了数千车的粮食,白花花的银子直往户部抬,就是为了叫咱们过上好日子呢!”

    “大家伙儿知道官学是干啥的不?就是能教人学本事的慈安堂,可比慈安堂好多了哩,不但教人识文认字,还教授君子六艺和女子德容功言,学好了可是能改换门庭咧!”

    ……

    “这储秀宫秀女,虽说是为了得个好亲事的,可也没少做好事!”

    “你们瞧瞧,这排在九十七位的舒穆禄氏秀女,功德都有四千九,这些银子可都换了御米御稻的粮种,也都分发到百姓手里了!”

    ……

    有儒学教授撰稿,训导官们拿着木头大喇叭,整天不停歇地宣传九十七位秀女为大清做出的贡献。

    时下百姓穷苦,去茶楼里听说书还要花费几文钱,舍不得的居多。

    训导官们说得可比说书精彩多了,很快就引来了看热闹的百姓们连绵不断的叫好声。

    耿舒宁先前一直没急着做太多改变,是在理想化的过程中跟随胤禛南下北巡,认识到了这世道的国情,知道生产力不行,不得不放慢了脚步。

    她先前拿出的很多东西都需要时间来消化,在没消化之前,想改变什么都是空话。

    如今距离她拿出玲珑炭和玲珑炉都有三年了,粮食和布匹也都已经渐渐在大清推广开来。

    她不是做的好事不求名的菩萨,自要叫所有人都知道,女子的本事不输男儿。

    至于这些秀女家里是不是出了力,那谁知道呢,他们乐意筹谋,那就做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们好了。

    郭络罗氏的效率,叫耿舒宁格外惊喜,她恨不能再多几个郭络罗氏就好了。

    拿着御前腰牌可以自由进出宫闱的颖慧夫人听说后,冲耿舒宁不甚恭敬地翻白眼。

    “我这身本事也非天生,都是我郭罗妈妈教的,想得我这身本事,多选多几个有野心的秀女,我替你带出来就是了。”

    当然,郭络罗氏更不是菩萨性子,见耿舒宁两眼放光,她笑得比耿舒宁还明媚。

    “当然,若我功德够了,颖慧夫人的名头可不够,至少也得叫我做雍夫人。”

    耿舒宁:“……”雍字可是国号,这狼人比她还敢想。

    不过郭络罗氏的话,也确实叫她打开了思路。

    上辈子她还有助理呢,没道理这辈子都快升到女子界天花板了,还不养几个秘书吧?

    巧荷她们这些暗卫出身的,功夫比一般护卫都要强,但论动脑子,连心思最细腻的晴芳,都比陈嬷嬷要差得多。

    至于她岁宁女官……嗯,就不自取其辱了。

    还是寻摸合适的人才到自己身边来,请术业有专攻的嬷嬷和夫人们给培养出来好了。

    *

    在第一场雪落下之前,京畿一带甚至河南、山东和江南三省里,关于秀女功德的消息都已经广为流传,成为佳话。

    为何这么说?

    因为核验过功德(积分)无误的秀女,延晖阁秀女十九,漱芳斋秀女十三,储秀宫秀女六十五,最高者得功德五万二,最低也有四千九,无一例外都得到了出人意料的封赏。

    得五万二的首名秀女是延晖阁秀女,还有正好五万的次名秀女则是漱芳斋秀女,分别出自九福晋董鄂氏母家的远支和江南巨富之家的苏佳氏。

    前者跟着九贝勒做生意,赚的银子咬牙全投入了户部和兵部,几乎是拿银子来砸积分。

    后者虽是江南巨贾,但没有直接出银子,而是换成江南稻米、布匹等辎重,捐献给了朝廷。

    而且那位苏佳氏的外家,是前朝遗老代表人物之一的顾家。

    苏佳氏和外祖家没少在官学免费为百姓们上课,甚至还广撒启蒙书籍,办了许多慈安堂,收容孤儿和乞儿,在当地名声极好。

    郭络罗颖慧将秀女册子递进宫里的第二日,皇上的旨意就下来了,连苏佳氏那边也八百里加急,送去江南。

    叫董鄂向彤的秀女,得封三品宫令女官,赐丹书铁契一座,可令其全家降罪一等。

    远在江南的苏文勤,同样得封三品宫令,赐丹书铁契,令其全家降罪一等,自汉白旗,抬汉军正黄旗。

    其他秀女,功德一万者共计十三人,全部封为四品内廷女官。

    功德八千者九人,封为五品女史。

    功德六千者四十二人,封为六品司记女官。

    剩下的功德四千档,则封为了七品奉仪女官。

    当然,所有女官都可以选择直接赐婚,或入宫在尚仪局学好规矩,侍奉主子三年。

    满三年者,赐婚时女官位提升一等,也可继续留在宫里做女官,凭功劳晋升,直至封号女官,上不封顶。

    *

    宫里旨意一出,从京城慢慢往外,大清上下得到消息的八旗人家都炸了锅。

    尤其是没将三宫秀女那些规则放在心上的,或家里不愿意掏银子的、瞧不起底层百姓没做什么实事儿的,肠子都悔青了。

    他们哪儿知道,选个秀真能得到如此多的好处。

    过去满族家里的姑奶奶地位不低,那是觉得万一祖坟冒青烟入了宫,能荫及家人。

    但旗下人家也多数很现实,选秀了不起进宫做娘娘,宫里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晚安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漫游,每次都能让人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