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的父母穿越了》120-130(第12/19页)
“不过,玮儿还在晋州,对这些事情一无所知,得派个人跟他说一声。”
庄静点头:“明天早上的班车,我让人带一封信给他。”
第二天一早,袁博文就去找姚青山了,谢云溪起来的稍晚,把库房的账看了看。棉衣棉布虽然有些库存,但是这些是准备在布庄售卖的,现在他们准备往南边销售棉布棉衣了,这些库存就不够用了。
到了晚上,袁博文回来了。
谢云溪连忙问:“姚青山同意了吗?”
袁博文点头:“我只提了个开头,他的眼睛就亮了,这件事情咱们不找他,他也会来找咱们的。”
谢云溪感慨:“姚青山确实很有经商头脑。”
“你们谈好了,这次带多少棉布棉衣吗?姚家的商队有多少人?他们准备走水路还是陆路?”
袁博文拿出一本册子,递给谢云溪:“我把你上次的货单给他看了,他圈了几样出来,把量也记下来了,你看看……”
“这次姚青山准备亲自带队,我让他带上商师傅等人,他也同意了,这次商队共有一百多人。”
“一百多人的商队,算不上很大,过关的时候可能会有些麻烦,但是这次姚青山准备走水路,沿途的这些麻烦,对于他们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大事。”
袁博文说着,想到了以前在南边的见闻。这次他让商远等人出动,卖棉布棉衣是其一,最主意的目的是要把朝廷和谈的事情搅得天下皆知。他要让天下的人都知道,他们造反,那是迫不得已,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了。
师出有名,这反才造的有底气。
第127章 第127章 暴毙
谢云溪将姚青山需要的棉布棉衣数量记了下来, 等到和袁淼见面时,她就把这些报给了袁淼。
袁淼觉得奇怪:“年前你们不是要了一批棉布棉衣吗?这才过去几天,那些都卖完了吗?”
谢云溪笑着说:“没有呢!我今天报给你的这些是准备往南边销的。姚青山要带着商队南下了, 我们跟他商量好, 让他把棉布棉衣带到南边去卖。”
袁淼明白了。
这当然是好事, 父母那边的布帛太贵了, 即便是纺织业发达的江陵一带,布帛的价钱也不便宜, 跟现代完全是两个纬度。能挣钱的事情,没有人会不乐意。
“往南边销?价格定好了吗?”
“没定死,南北商货往来,一般会加价两成成左右, 不过,最终还是要当地的市场的行情。”
袁淼在心里过了一遍。加价两成, 也就是四两银子一匹的棉布运到南边,差不多要卖到五两银子一匹!
五两银子,那就是一千元左右了!
她心里惊叹。一千元左右一匹棉布!但想到父母那边绸布的价钱,她又平静下来。
南边最普通的绸布, 卖到北地,都要十两银子一匹了。现代的棉布比那些绸布可差不到哪儿去,价格却便宜一倍左右。
五两银子一匹的棉布,不仅不贵,还便宜的很。
这批南下的棉布棉衣一定会对南边的纺织业造成的冲击。
说起了棉布棉衣, 袁淼就想到了棉花的种植。
“妈, 你们不是打算种棉花,我昨天去市场上转了转,棉花籽市场上有卖, 价格高低不等,每公斤二十元到六十元都有,而且各有各的说法,一般研究所出来的棉花籽价格略高,还有地域不同,棉花籽的价格也会不同。你们那里的气候怎么样?”
谢云溪觉得北地的气候跟华国的b京河北天津等一带差不多。袁博文也在一旁点头。
袁淼想了想,b京河北天津等属华北一带,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市场上的几种棉花籽几乎都可以在那里种植。
父母那边的年已经过完,转眼就是三月,三月一过,四月初就可以开始育苗了。
“那就买产量高的棉花籽!”袁博文说。
袁淼圈下价格略高的几种棉花籽:“要多少?你们现在有数吗?”
“这个等我们统计了再给你具体数量,你有空了,先去帮我们看看农具。”
袁淼点头。农具她肯定是要看的,父母那边可没有现代化的农作机械。
“我上次传给你们的书,你们都看完了吗?有没有想法?”
袁博文笑了:“这些不急,哪有那么快?”
袁淼也笑了。父母有心改变他们那边的生存环境,她当然会不留余地支持。
“我又挑了几本。”她把书给父母看,又传了过去。
袁博文现在心里装着别的事情,对改进眼下社会生产结构的事情也没有先前那么热衷了。收到书后,放到了一边。
“淼淼,明天你去一趟兴达矿厂那边,爸爸把这段时间采集的矿石传给你。”
他马上要去沔州了,一旦打起来,后果谁也料不到,妻子和女儿都要事先安排好。矿石既然已经开采了一些出来,那自然是全部都给女儿。
“明天吗?矿业公司这边的矿石还有不少呢!”袁淼很敏锐,“爸爸,你是不是又要出去了?”
袁博文笑着点头:“我后天要去一趟贺州,那边有些事情要处理。”
贺州,现在也是父亲的地盘。袁淼没有多想,交待了几句。跟父母说完话后,她就在网上搜索农具的相关信息。
窗外突然响起一声惊雷,袁淼吓了一跳。
风起来了,像是要下雨。她起身关了窗,看到时间已经不早了,洗漱过后上了床。
大概是因为睡前跟父母说了棉花种植的事情,上床后没多久,袁淼就做了梦来。
自行车行驶在乡间的小路,田埂的两边土地种了许多棉花。天气很好,她的心情也很好。
徐清阳骑着自行车,风将他的衬衣吹得鼓鼓囊囊。
“淼淼,前面就是我们老家的遗址了,以前那里可热闹了。这一片很早以前是个大湖,老家遗址那里是当时有名的码头,我太爷爷就是码头上的挑工……”
她听着徐清阳讲徐家的过往,眼前一望无际的田野仿佛也变成了浩瀚无边的湖面。
到了古村遗址,这里早已荒芜,人们已经搬离,古村只剩下残垣断壁,寂静无声。
她突然有些怕了,父母的失踪在她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她拉住了徐清阳:“清阳,我们回去吧!”
徐清阳的兴致却很高:“没事儿!我小时候经常来这里!这里历史悠久,现在虽然没有人了,但以前可热闹了。我上一次过来,还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古董!”
她看向徐清阳。
徐清阳眉宇飞扬:“那是个碗,看起来毫不出奇,但却是清早期的东西!我找人看过了,他说,要不是缺了一个口,那碗至少能卖到八万!”
八万!她听着也心动了。她一个月勤工俭学最多的一次也就拿到了四千。
跟徐清阳牵着手走进了古村,许久了也没有看到了一个人,她渐渐有些怕了。
“清阳……”
她回过头来,这才发现原本一直在身边的徐清阳竟然不见人影了!
她吃了一惊,又叫了几声,依旧没人回应。
她害怕起来,背心出了一身冷汗。徐清阳有时候会开玩笑。但眼下显然不适合这么做。
“徐清阳,你在哪里?再不出来,我走了!”
她喊了几声,甚至威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