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文学 > 美文小说 > 我的父母穿越了

120-13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的父母穿越了》120-130(第8/19页)


    好在他们从现代拿过来的东西,在这里被广为流传的不多。

    一个过滤器,知道的人不多,泗水河的毒经过检测,已经测量不到毒素后,他们就停止了使用,机器现在就在晋州那边码头旁边的宅子里。

    那边的宅子里还有几辆车,和一些现代化军械等。商远和威远镖局的人一直住在那里,那里还有一队护卫。

    这些人都信得过。

    过滤壶不能卖了,姚青山绝对不是第一个对这个感兴趣的商人,好在这里的人现在应该绝对造不塑料制品。

    那过滤芯里面是一些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等,估计他们也认不出来。

    卖出去的并不多,一句海外带过来完全可以遮掩,如果真有人跑到他面前打破砂锅问到底,到时候他再捏造个地方。

    现代化军械,已经威名在外了。

    这次打贺州,他准备充分,结果才炮轰了几下,贺州城里就没多少动静了,进城清扫的时候,城内的北凉驻兵见到他们,脸色都变了,不再像以前一样猛冲猛干了,而是调头就跑。

    这次反而是骑射营和长枪营的人立了大功。

    对现代化军械感兴趣的人一定不少。好在他对这一块一直管理的很严,整个神器营的人几乎都出自晋州,而且知根知底,大多数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人。

    军中其他营将士几乎都没有摸过现代化军械,外面的人更是不用说了,连打听都受到了限制。

    先前拿出去的发电机等也都收了回来,放在了神/器营专属的仓房里面。

    神/器营现在在外面的形象是神秘且异常强大,这也是一种威慑,压住了一些蠢蠢欲动的人。

    但是车辆就有点麻烦了,尤其开通的班车,对晋州和郴州的影响很大,府衙的人肯定不愿意停下来。

    停不下来,那就得让人知道这东西是怎么来的。

    工业革命,蒸汽机,蒸汽火车,现代燃油车,这个跨越有点大。

    不过,他们的背后不仅仅有一整套工业革命发展的经过,还有无数后来人总结的经验。

    也许可以在并不长的时间内在这里生产出汽车来。

    袁淼也想到了同样的问题:“我前几天还跟妈妈说,你们的织坊和绣纺可以合并,改成工厂模式。”

    袁博文点头:“这个是可以试一试。不过,最好等棉花在这里种出来之后再开始。”

    棉花种出来之后,原材料的问题就解决了。

    纺纱机和织布可以在现在的基础做一些改进,这些都有原件可以参考。

    至于工人,现在北地这里流离失所的人太多了,只要给口吃的,会有数不清的人过来。工人不用担心。

    “我昨天听你妈说,矿业公司那边第一批提纯的金子已经出来了?怎么样?纯度是多少?”

    说到这个,袁淼就笑了:“99%,足金。已经有提纯出来了二十多斤黄金!”

    二十多斤黄金,那就是五百多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现代矿石提纯工艺确实先进!”袁博文感慨,“矿业公司那边的矿石现在还有多少?”

    “差不多还有四五千吨的样子。”

    那就是还能出一百多斤黄金!

    金矿开采,确实来钱快!

    袁博文想到今天在矿区看到的矿石,“我今天去矿区那边看了看,目前那边已经又开采出来了差不多六七百吨的矿石,等再积累一些后,我一起传给你。”

    “不着急!”袁淼笑着,“矿业公司那边现在的矿石至少好几个月才能提纯完成。”

    传过来的矿石含金量很高,整个矿业公司气氛都不一样了。员工们都在说,即便是代工,矿业公司这一波也能赚不少。

    大概是她给大家带来了希望,公司的员工对她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先前的怀疑,到现在尊敬了许多。

    跟袁淼说完话后的第二天,袁博文就去晋州,他先到了粮行,粮行里面正在发放年货,几个铺子的员工代表都过来了,看着院子里堆放的米粮和棉衣,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

    袁归主持发放,先叫了谢记当铺的掌柜。

    “于掌柜,当铺一共是十二人,每人一件棉衣,五升粟米,东西都这儿。”

    于掌柜有些年岁了,身上穿着的夹衣还是去年的,过来的时候,脸上都笑开花。签了字,就去摸棉衣,一边摸,一边点头:“这棉衣好!这棉衣好!”

    跟他一起来的伙计早就眼馋上了,他身上穿的夹衣还是前年的,年轻人,长个儿快,现在他手腕都露了一大截出来,手上都是冻疮。

    他要摸棉衣,被于掌柜拍了一下手,他笑着说:“掌柜的,我的棉衣能不能先拿?”

    于掌柜回头伙计一眼,见他的脸都有些青紫了,点头许了。

    “拿吧!”

    他让伙计报了尺码后,抽了一件棉衣出来,递给伙计。

    伙计立马穿上了。院子里其他人都看着,眼睛都有些直了。

    “这棉衣真好!看着就暖和!”

    “那是!我们谢记的东西就没有不好的!”

    “这棉衣在布庄可是要二三两银子呢!”

    袁博文在影壁那儿看到这一幕,轻咳了一声,袁归听到动静回头,见到是袁博文,连忙过来了:“老爷!”

    其他人也纷纷招呼上了。

    袁博文看了看发放的年货。粟米跟粮行卖的一样,棉衣蓬松柔软,一摸就知道里面的棉花不少。应该是妻子和女儿特意交待过,做的很厚实。

    他问穿上新棉衣的伙计:“怎么样?暖不暖和?”

    伙计连连点头:“暖和!很暖和!”

    袁博文笑了,拍了拍伙计的肩膀,让袁归把手头上的事情交给其他人,两人一起来的粮行的仓库。

    “过滤壶还有多少?”

    袁归回话:“不多了!老爷,我正要跟您和夫人说,郴州那边许多人专程过来购买过滤壶。那边的粮行要不要也开始售卖过滤壶?”

    袁博文摇头:“不用了,把这边剩下的也全部收起来,以后都不卖了。若是有人问起,你们就说,已经卖完了。如果有人觉得手中的过滤壶没有了过滤芯成了废物,谢记粮行可以回收。回收的价格壶和已经用过的过滤芯都是一钱银子。”

    袁归一句话都没有问,应下来了。

    袁博文又去了码头那边的宅子。把过滤器传给了袁淼。

    谢记粮行的促销活动提前好几天就挂出了告示。到了活动的当天,粮行门口排起长队,许多流民连夜就开始排队了。粟米和黍米他们买不起,但是十文钱一升的米糠问题不大,大不了几家人一起购买。

    一升米糠可以让一家五六口人吃上好几天了!往年的米糠都比这个价高了!

    谢记粮行也料到了购买米糠的人会有不少,单独支出了一个摊面。有买到的流民开袋看了一眼。袋子里面的米糠一点儿霉味都没有,反而散发着一股米粮的清香。肉眼可见米多糠少。

    他忍不住抓了一把出来,周围的人许多都看到了。

    “这米糠真不错!”

    “那是!你们也不看看谢记的东家是谁!”

    有人问,有人答,袁大人几个字很快就在人群里传开了。

    第125章 第125章 反了

    念荟把在街上看到的这一幕告诉了谢云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晚安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漫游,每次都能让人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