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文学 > 美文小说 > 我的父母穿越了

140-1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的父母穿越了》140-150(第10/19页)

的记了下来。

    视频看完了,会场的声浪并没有安静下来,直到主持人上台。

    “大家不用怀疑视频的真实性!”支持人笑着说。

    会场上的笑声也起来了。

    主持人又说:“今天,我们探讨的主题是如果各位处于视频中的环境,如何提升和改进当下的冶炼技术?”

    会场一片寂静,许多人面面相觑。

    接到通知时,专家们就知道了这次交流会的主题,是改进和提升当下冶炼技术。

    但他们没想到这个当下并不是指现在的钢铁冶炼现状,而是视频中的场景。

    那些是什么?全手工作业?原始?落后?

    改进这些?为什么?

    许多人想远了。叶家振老神在在坐着。一会后就有人说话了。

    主持人笑着点道:“吴总既是乾龙钢厂的老总,也是冶铁技术方面的专家,您有什么看法?”

    被点到的人虽然头发斑白,但精神抖擞:“我不知道你们这个视频是在哪里拍摄的,但是技术太落后了,如果要提升和改进,首先应该从炉子开始,视频中的高炉虽然有了,但是……”

    袁淼连忙打开了手机的录音。她知道现代钢铁工业的基础就是高炉、平炉、转炉,但具体情况并不清楚,现在有人连说带比划,这完全是为她量身定做。

    吴总说完后,坐了下来,声浪就起来了。

    这次主持人点了袁淼后面坐着的一位专家,这位专家提出了燃料的问题。

    视频中冶铁工坊使用的燃烧材料是木炭,木炭的燃烧值较低大概只有300-400度左右。煤炭的燃烧值可以达到700-1000度左右。

    现在高炉常用的焦炭燃点比煤炭还高,发热量更大,也耐烧。

    高炉炼铁的品质与燃烧值的关系很大,煤炭和焦炭比木炭更合适。

    袁淼身后的专家发言后,会场就热闹了起来,又有几个专家提出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袁淼都记录了下来。

    中场休息,袁淼低声小心翼翼说:“叶部长,刚才听了几位专家的发言,我受益匪浅。今天到会的专家们都辛苦了,我给他们准备了一份小礼物,您看看,合不合适?”

    叶家振看了一眼,呵呵笑了笑。

    袁淼连忙又说说:“这件事情是您帮忙牵的头,以后我们有什么问题,少不了要向专家们咨询……”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叶家振就笑着点头了。

    一份见面礼而已,他能理解袁淼想结识这些专家的心情。她和袁博文夫妇都不精通这些。隔行如隔山。这次的目的,原本就是给他们牵线搭桥。

    袁淼松了一口气,站起身后,给了候在后面的沈若君一个眼色。

    沈若君会意,立刻让人把礼物拿了过来。在发放的礼物的时候,她顺便记下专家们的联系方式。

    下半场的交流会,气氛就更活跃了。袁淼也提了几个自己想了许久都没有想通的问题。

    专家们也知道了她的身份。博云矿业的董事长!年纪轻轻,前途无量!

    对于她的提问,专家们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交流会结束后,袁淼送走了叶家振等人,心情豁然开朗。

    回到家后,她就迫不及待把这天的事情告诉了谢云溪。

    谢云溪听完,眼睛也亮了起来:“炉子的改造不难,但是焦炭……”

    她摇了摇头。这里的煤炭都没有普及使用,更别说焦炭了。

    袁淼说:“这个不难,焦炭可以暂时在现代购买,等你们那边煤炭的开采量上去之后,再用煤炭烧制焦炭。”

    谢云溪想了想点头。

    高炉等的结构图袁淼也拿到了。她传给了谢云溪。

    过了几天,谢云溪就找到了张时文。

    “张大人,这是高炉结构图,是我参考海外冶铁工厂所见绘制的,与沔州那边冶铁工坊的高炉有些不同……”

    张时文在知道谢云溪要去沔州视察冶铁工坊的时候,就猜到她许是对那里的冶铁工坊有些想法,原本就期待着。

    接过图纸后,张时文看了一会。可惜他并精通这个。但这并没有使他的期待值下降半点。

    他知道袁大人和袁夫人一同去的海外,他们带回来的那些东西属实惊奇,没有一件是废物。且不说神器营的那些了。就如今郴州城周边地里种下的甘薯和玉米就解决了如今北地的燃眉之急。

    四月种下的玉米和甘薯虽然还没有到收获的季节,但是已经看到了预期。

    地里的这两种农作物长势很好。玉米已经结苞,剥开后露出的玉米虽然颗粒还小,但已经可以食用,甜津津,连芯都是甜的。

    地里甘薯一根底下结了许多果子,拔出来后足有七八个,个个都比冬日胡萝卜还要大了。听说长熟后能拳头大小。这样的果子,成人吃一个就能饱肚子了。

    贺州沔州那边许多人都过来看了,他们当初都没有赶上这一波种植,许多地都空着,有些勤奋的种了些菜,但菜毕竟不能当主食。而赶上的粟米小麦种植还要等好几个月,种下去后等到收获又是大半年的时间。

    青黄不接,这期间吃什么成了北地许多老百姓最焦虑的事情。

    但是郴州这边不用愁了,地里的指望已经有了,实在饿肚子,现在就可以吃。不过,他已经劝解农户们千万要忍,只需再熬上一二个月,地里的收获还可以翻上一番。

    第146章 憧憬

    想到地里的事儿, 张时文心里就唏嘘,要不是当初听了袁夫人的劝,郴州晋州现在的光景肯定不会有这么好。

    现在的北地满目疮痍, 只有他们这里看到了光明。

    眼下, 几乎整个北地的流民都在往这边涌过来。

    这也使得郴州周边的农户们分外紧张, 玉米和甘薯地里不分日夜都有人看守着。

    谢云溪并不知道张时文的思绪已经飘远, 她指着图纸说出两种高炉的不同之处,“……我们去看的那座海外冶铁工厂, 就用的这种高炉,他们一年能产出万吨钢铁。”

    张时文思绪一下子被拉回来了, 惊讶问道:“一年产出万吨钢铁?袁夫人, 你们去看的那座工坊有多大?”

    他虽然不精通冶铁, 但也知道沔州冶铁工坊是大顺之最, 年产量最好的时候也不过万余吨。

    谢云溪想了想。现代中等规模的钢铁厂, 一年的产量就有六十万吨到一百万吨之间。这里当然不能和现代相提并论。

    但是这里的冶铁工坊改造了高炉后和燃料等后,产量翻一番应该是没问题的。

    “差不多有沔州冶铁工坊一半大小吧。”

    张时文惊呆了。

    海外一座还不到沔州冶铁工坊一半规模的冶铁工厂就能达到差不多的产量?

    属实惊人!

    海外果然非同凡响!处处先进!

    沔州冶铁工坊可是大顺之最, 又有地缘优势,竟然远远不如海外!难怪海外能有那么多新奇东西了,光一个冶铁就远胜过了他们这里。

    张时文丝毫没有怀疑谢云溪话里的真假,先前袁博文和谢云溪拿出的那些东西已经让他对海外憧憬无比了。

    “不过,他们冶铁使用的燃料并不是木炭, 而是煤炭, 煤炭的热度更高,冶炼出来的铁也更加精炼。”

    张时文愣住:“煤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晚安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漫游,每次都能让人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