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文学 > 美文小说 > 我的父母穿越了

150-1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的父母穿越了》150-160(第12/18页)

“他能有什么反应?送这些的时候,他就没安好心!我没把人全杀了,就已经很给他们面子。”

    谢云溪笑着说:“你这和赶人有什么区别?”

    典型的翻脸不认人。先前为了稳住对方,表现出一副真心诚意的样子,现在局势稳定了,立马翻脸不认人,还给人家安了一个罪名,毫不客气打发。

    袁博文很淡定:“区别大了!是他们不怀好意在先,恼羞成怒自己离开!可不是我们赶人,以后我们想做什么,都名正言顺。”

    谢云溪笑了笑,多年的老师不是白当,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理由,不好的事情都推到他人头上,好名声自己先得了。

    “这件事情要不要跟庄静先说一声?”

    袁博文蹙了蹙眉:“别管他们!”

    谢云溪听出了袁博文话语里的不满,连忙说:“庄静夹在我们和岭南关家中间也不好做。再说了,我们现在就把他们撇开,让其他人怎么想。”

    袁博文低着头喝茶。他念着关正的好,但岭南关家确实该敲打了。其他的事情都好说,妻子和儿女是他的底线。

    谢云溪又说:“关三老爷去湖州找你的时候,庄静还过来给我通风报信呢,特意提醒我要注意。这要是换了其他人,多半做不到。”

    袁博文这才抬头:“下次庄静来找你,你问问她,打算让景和走哪条路?”

    谢云溪愣了愣。

    “景和已经十二岁,是到了要决定找哪条路的时候。如果决定走文,最好进学堂了,如果决定走武,现在就要开始历练了。”

    谢云溪明白了,袁博文这是还想拉关府一把。她心里的石头落地,脸上也露出了笑。

    “好,我跟她说。”

    现在虽然还没有到论功行赏的时候,但是要想在那时候有所得,现在就要准备起来了。

    北地的局势明了,剩下的北凉人不足为惧。等清理统一之后,是南下还是修养生息,那是下一步的事情。

    关景和今年十二岁,在现代是上初中的年纪,但在这里有些人家已经在训练独当一面了,十六七岁成家后撑起家业的不在少数。

    “你们准备重开郴阳书院吗?”

    北地这里文风虽然不盛,但也有几个声名鹊起的书院,其中位于郴州的郴阳书院就是其中名气最大的书院。

    “郴阳书院要重开,不过,我不准备继续科举那一套了。”

    “我今天去找了张时文。咱们现在已经拿下北地一半州府,经济民生等都要开始搞起来了,这些都要人才,北地这里识字率估计百分之十都未必有,这种情况下经济想要赶超南边,难度不小。所以文化普及教育不能等了,现在就要开始了!”

    这个问题谢云溪也想过。北地贫瘠,经济上一直被南边碾压,除了地域因素以外,也与这里的文化普及率不高有关。

    他们打算在北地这里推行工业化道路,即便是有现代世界背书,但如果识字的人都没几个,这条路肯定很难。文化普及率跟上了,工业化推行的进度也会加快。

    “你们打算怎么做?妇女能顶半边天,普及教育可不能把她们撇开。”

    袁博文笑了:“我知道,放心吧!”

    北地地广人稀,如果要推动工业化进展,人口一定要跟上,妇女当然不能撇下。

    他已经跟张时文商量过了,各州府必须成立普学堂,入学率与政绩考核挂钩,三年内免费,学成后颁布证书,该证书会在招工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继续学习的,也会有相应好处。

    至于教材的编辑,则以识字和简单的算术为主。

    以就业反向促进文化普及。

    谢云溪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经历过的扫/盲运/动。袁博文的想法与那场运动大同小异。也是因为那场运动,华国的民众开始重视教育。在此之前,他们也有数量庞大的文盲。

    谢云溪又想到了棉纺厂:“棉纺厂第一批招工已经到位,现在正在培训中,要不也让他们学习些文化识字吧?”

    “我让袁归去安排。”袁博文说着,看向谢云溪,脸上带笑,“你和淼淼组建的这个棉纺厂非常好!”

    他今天也去看了郴州棉纺厂,能容纳数千的厂区已经建成了,第一批招工虽然只有千余人,但也是整个北地最大的工厂。基本上与现代的工厂模式差不多。

    棉纺厂的机器跟现代相比虽然并不先进,但是一旦开启,每天至少能织出数千匹棉布!这样的体量绝对会对南方的织布作坊形成碾压式打击,整个纺织界的格局都会因此改变。

    他没想到谢云溪和袁淼在他离开的这几个月期间,居然做成这件事情。

    沔州那边还有个冶炼工厂,规模比棉纺厂还要大,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建成,但已经在北地掀起不小的风波。他在湖州都听说了。

    那座冶炼工厂一旦建成,投入使用,钢铁的产量将会几何式增长,这对当地的经济民生等会有惊人的提升。

    谢云溪笑着说:“棉纺厂能够组建起来,最大的功臣不是我们,如果没有陈秘书长他们帮忙,我们没有那么快做好这些。”

    这个袁博文赞同。

    没有专业人士帮忙,光纺织机器的改进就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投桃报李,他已经让胡耀生等人准备出发前往高州,勘察那边盐湖的矿产资源情况了。

    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他们要赶紧摸清楚北地的资源情况,如果重要资源短缺,那就要尽快想办法解决。

    先机很重要,这里的科技虽然不发达,但是聪明的人绝对不少。他们得在这些聪明人反应过来之前,把最重要的东西抓到手上。

    “成立普学,三年内免费,但笔墨纸砚等一般人家可承受不起,这个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谢云溪跟着袁博文一起经历过这里的科举的,两人都对这方面的物价印象深刻。想要识字读书,除了私塾学费等以外,笔墨纸砚等其他支出也不是一个小数。

    “建厂!我记得造纸和制墨都不难,让淼淼去了解一下这些的发展史,把造纸厂制墨厂等都组建起来……”

    除了造纸厂制墨厂等,袁博文也打算将玻璃厂肥皂厂等也组建起来。

    “淼淼有的忙了!”谢云溪感慨说。

    袁博文沉默片刻。他们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女儿。要想站稳扎根,也要依赖女儿

    “云溪,我想让人去一趟沧月山。”

    谢云溪愣住了。

    “淮安太小了,以后长成什么样子,不好说。但是淼淼不一样,她是我们一手带大的,从小聪明懂事。我们离开后,她把奶奶照顾的很好,这几年也渐渐历练出来了。咱们挣下的这个摊子交到她手上,比交给淮安更好。”

    袁博文有这个想法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就想着多挣钱让妻子女儿过上好日子,结果不知不觉搞大了。自己挣下的家业当然要交给自己的儿女。

    儿子太小,什么性格都不知道。但女儿就不一样了,性格已经形成,处事虽然还有稚嫩,但假以时日一定能成长到独当一面。

    谢云溪还没有考虑这么长远,不过她想到自己和袁博文的年纪。看起来三十多岁,实则四十多岁,快五十岁了。有些事情是该考虑了。这里的人平均寿命可不高。

    女儿和儿子,都是她的心头肉。但是在接班这件事情上,显然女儿更合适。

    袁淼刚上高中,他们这对做父母就突然失踪不见。学业的压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晚安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漫游,每次都能让人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