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文学 > 古代言情 > 跟在四爷身边当阿飘[清穿]

140-1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跟在四爷身边当阿飘[清穿]》140-150(第10/20页)

姨娘会死,只以为这是阿玛和耿姨娘为了逃避皇玛法逼迫的权益之计。

    阿玛和耿姨娘这些年的感情,他们都看在眼里,心知肚明,皇玛法之前之所以敢如此逼迫阿玛,也有这个原因。

    皇玛法赌耿姨娘舍不得阿玛,就像之前赌她顾忌阿玛不会对他动手那样。

    只要阿玛留在京城,早晚有一天,耿姨娘会回来的。

    皇玛法是这样坚信的。

    耿姨娘走后的第一年,没有回来,皇玛法不动声色。

    第二年,耿姨娘依然没有回来,皇玛法开始有些浮躁了,朝堂上时有官员被问责贬官。

    到了第三年,还是不见耿姨娘的踪影,皇玛法的身体也越发不好了,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对大臣官员越发苛刻,就连阿玛和叔伯也常受到皇玛法的训斥甚至是罚跪。

    甚至他时候感觉,皇玛法看那阿玛和些叔伯的眼神是嫉妒的,那眼神,不像是看儿子,倒像是在看仇人一般。

    他知道,皇玛法是在妒忌他们都比自己年轻。

    整个朝堂如履薄冰,连党争都变少了,平静地就像是一潭死水。

    可到了第四年,也就是康熙六十年,还是没有耿姨娘的半点消息后,皇玛法似乎是接受了耿姨娘不会回来的现实,变得安静不少。

    既不折腾底下的大臣,也不刁难叔伯们了,有时候还留下他们一起用膳下棋,甚至还考校起他们这群孙辈的功课来,就像是普通的老人一般。

    而这时的皇玛法也如同普通老人一样,越发地衰老了,原本坚毅的眼睛开始变得浑浊,挺直的腰板也佝偻了起来,甚至还拄起拐杖。

    皇玛法真的老了。

    等到了第五年的冬天,也就是十一月十三日这天,在位长达六十一年的皇玛法在畅春园的清溪书屋,平静地走完了他这波澜壮阔的一生。

    皇玛法驾崩了。

    对于皇玛法的死,弘晖心中是有感伤的,但是更多的,却是无比的轻松。

    因为耿姨娘的缘故,自他幼年起,阿玛就一直被皇玛法冷待和打压,就连他和额娘也受到了不少冷遇。

    就算皇玛法在他年少的时候对他展露过的少许温情,但也早就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且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模糊不堪。

    后来,皇玛法更是为了谋夺耿姨娘的长生之法,对阿玛越发变本加厉、言语越发刻薄。

    那个时候他时常有个阴暗的想法,要是耿姨娘在的话除掉皇玛法,那该有多好,那他们也不用这般战战兢兢了。

    现在皇玛法终于死了,弘晖只觉得压在头顶上的那块巨石终于消失了。

    只是在皇玛法驾崩之前,他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决定。

    他把皇位传给了阿玛了。

    这样一道圣旨,别说阿玛没有想到,就连众叔伯和满朝大臣都没有想到。

    毕竟这些年,皇玛法对阿玛的态度,满朝文武都是看到的,可以说是相当不待见。即便最后两年,皇玛法对阿玛的态度有所好转,但是也并未表现过任何要传位给阿玛的迹象。

    但是这道圣旨,是所有文武百官、王公大臣的见证下,皇玛法亲口所述,甚至以防万一还留下了遗诏,上面明明白白写着皇四子胤禛的名字。

    哪怕有人再不愿意、就连阿玛也不愿意,也不得不登上了那个让众人抢破脑袋的皇位。

    弘晖记得,阿玛登基的前一天晚上,养心殿所有人的太监宫女都被赶了出来,只有阿玛一个人在殿中。

    等到第二天他再进去的时候,整个殿中的瓷器玉器被砸了一地,就连坚硬无比的黄花梨宝座都碎成了木渣,整个场面就像是狂风过境了一般。

    阿玛则是青了一只眼睛坐在现场唯一一只完好的椅子上,一脸的苦笑。

    看到如此匪夷所思的场景,弘晖突然想起了在耿姨娘离开后的第四年,他曾经问额娘,耿姨娘是不是真的不会再回来了?

    他记得额娘当时是这样回答他的。

    “回来?她又何曾离开过?”额娘说这话时,脸上的笑容既轻松又神秘。

    当时的他还有些不理解这话的含义,但是现在,他似乎有些明白了。

    阿玛最终但是登上了皇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

    登上皇位的阿玛每天都异常忙碌,他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地满满的,每天不是在处理朝政,就是在处理朝政的路上。

    不仅如此,在阿玛登基后的第二个月,他就被封为了太子,每天都被阿玛带在身边学习处理国事,似乎丝毫不担心他会抢夺自己的权利。

    如此急迫,让他有种莫名的错觉,好像是阿玛的时间不多了,这才如此着急让他能尽快熟练这一切。

    雍正元年,阿玛发布上谕十一道,历举官场种种积弊,整顿吏治,并施行耗羡归公和养廉银、摊丁入亩的措施,增加财政收入。

    雍正二年,青海平叛胜利,阿玛政权趋于稳固,开始惩治八叔九叔一党,削宗籍和圈禁。这埋藏了十几年的仇恨终于有了彻底的了结。

    并发布了《御制朋党论》,严禁党争。

    雍正三年,阿玛处置了隆科多、年羹尧等人,进一步加强了中央的权利。

    雍正四年,阿玛开始对朝中各部官吏进行裁简,裁减了大批冗员。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雍正五年,阿玛为平定西北,对准噶尔部用兵,并于西藏实施驻藏大臣制度。

    雍正六年,开展火炮研制工作,并加强海军建设,并开海禁。

    雍正七年,设立军机处,进一步加强皇权,并实施移民政策。

    雍正八年……

    雍正九年……

    雍正十年……

    这十年,阿玛就像一台不知劳累的机器一样辛劳,而阿玛的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更是让本因皇玛法晚年怠政而逐渐糜烂的大清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并且越发地强大起来。

    此时的大清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似乎一切都在好的方向发展。

    阿玛似乎也很高兴,但是这种高兴,却更像是一种完成了任务似的高兴。尤其在雍正十年春,皇玛嬷薨逝之后,他感觉阿玛身上的最后一块枷锁也没了。

    弘晖犹记得,这一年的除夕,阿玛似乎格外的高兴,难得饮酒的他那天喝了个酩酊大醉,谁都劝不住。

    正月里更是每天都会召见了很多宗族里的长辈叔伯进宫叙旧,像三伯、十三叔、十四叔等,那些天更是常常进宫来陪阿玛喝酒、聊天,阿玛甚至还去看望了被圈禁的大伯。

    不仅如此,阿玛还抽出时间陪他下棋、赏花,逛园子、甚至关心起他平日生活的起居来,让他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孝顺额娘。

    这一切就好像阿玛突然意识到这些年来对他忽略了,想要尽量弥补。

    弘晖觉得,他应该要觉得开心的,但是实际上,看着这样的阿玛,他心中的忧虑却一天多过一天。

    这一切太过反常,就如同是在交代身后事一般。

    而就像是印证了他的猜测一般,正月刚过,阿玛就驾崩了。

    阿玛去世的那天,是一个很普通的早上,伺候的宫人叫阿玛早起上朝,但是喊了好几声都没有见回应,进去一看,发现阿玛已经断气多时。

    而在已经早已没有呼吸的阿玛床头边,则放了一份遗诏,就好像对于这场死亡,阿玛早就做好了准备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晚安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漫游,每次都能让人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