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文学 > 古代言情 > 本宫不偏心

290-30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本宫不偏心》290-300(第5/36页)



    现在这一转眼,距离上次写信,也有一年了,那派过去交易的船只,估计还没到?东西没到手里,十四那生活也不知道会不会艰难。

    想起来十四,乌雅秀贞的情绪就低落了些。她很是想念十四,这天底下做额娘的,哪儿能不想念出远门的儿子呢?上辈子十四被圈禁,她好歹还能逢年过节的看一看。可现在……别说是看了,她连十四的消息都没一个。

    有时候想起来,她都有些怀疑自己这辈子的选择有没有做错。

    在外面相当于被流放,衣食住行甚至连寻常百姓都不一定比得上。最重要的,没底气。寻常百姓就是日子再差,他们知道地里什么东西能吃,饥荒时候能上哪儿讨饭,生病了就算是看不起大夫也应该上哪儿采摘草药。

    可十四他们,是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地面上生长的植物,别说是吃了,他们认识都不认识,也不知道吃了之后会有什么反应,快饿死了,都不一定能找到点儿可以填饱肚子的。至于生病了,估计更是要熬着了,草药没有,针灸没有,哪怕自己稍微懂点儿药理……可也不一定能找到救命用的药材。

    再说了,那环境不同,生长出来的植物也必然不同,就算是一模一样的东西,他们也不能随便用,药性可能是完全不同的,那拿什么治病呢?

    乌雅秀贞平日里不敢想,也不让自己去想,但是现在就忽然很是想念起来。

    她说起来十四以往在宫里:“生的个挑嘴的性子,那饭菜但凡不合口味就不吃,宁愿饿肚子……这到了外面,别说是合口味的饭菜了,估计连一顿像样的饭菜都没有。”

    嬷嬷赶紧笑道:“娘娘多虑了,早些年十四爷出门打仗,吃穿都和士兵们一起,这挑嘴的性子,想必是早就改掉了。”

    乌雅秀贞想了想,也忍不住笑道:“若是如此,那我倒也是有些放心了。”

    但随即又摇摇头,就怕十四远离了京城,变得更挑嘴。

    她在这里为十四操心,十四也站在城墙上想念京城呢,尤其是想念亲娘。若是亲娘知道他在这儿受罪,必然心疼吧?

    正想着,后面就传来脚步声,转头,就见允禩拎着酒坛子上来了。

    十四笑道:“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

    允禩嘴角抽了抽,伸手点了点自己的眼睛:“我眼睛又没问题,如何看不见这城墙上站着个人,今儿这天气挺好,你是又站在这里感怀什么呢?”

    和京城刚经历了一番狂风骤雨不同,这边的天气,从始至终,都是晴空万里,现下是将近天亮,远处的地平线上,已经开始有一缕金光展现了。

    允禩将酒坛子往十四跟前送了一下:“可要来一口?”

    十四也没客气,伸手接过来,也不要酒杯,直接打开盖子对着嘴巴来一口,然后笑着问到:“八嫂不是不许你喝酒的吗?”

    允禩的身体,是当真不行,在京城的时候就大病两场,后来经过海上这三年颠簸,再加上刚来的时候不适应,差点儿人就没了。自此之后,八福晋就管的十分严格了,别说是喝酒了,寻常饭菜里连点儿黄酒都不许有。

    这一大早的,他能弄来一坛酒水,那可真是不得了了。

    允禩笑了笑:“并非是我找到的,是路上遇见老九,老九给的。”

    十四顿时挑眉:“九哥又是一晚上没回家?”

    城里有好几家寡妇,寡妇日子难过,偶尔会有些……皮肉生意。九阿哥他自己光棍一个,来的时候也没带伺候的人,所以就养了个寡妇,也并非是想娶进门那种,就是给吃给喝给银子,只包养了起来。

    怎么说呢,新国建立,就算是律法这些能抄大清的,但情况毕竟不同,所以有时候,这些不算很大的事儿,十四也就懒得管——大清是有律例,官员不许留宿烟花之地的。就是嫖妓,明面上也是不许的,当然,你要被政敌抓小辫子抓住了这一点儿,那也必然是要被皇上给斥责几句的。

    允禩并未说话,十四顿了顿,也岔开了这话题,只抬手往周边指了指:“接下来,两个计划,一个是修建王宫,一个是修建官道,官道通部落,方面来往生意。”

    王宫则是权利的象征,不然他做皇上的,住的和寻常百姓一家,谁会将他当回事儿?

    皇宫的图纸是不用另外画的,他觉得京城那皇宫就很不错,倒不是畅春园这些园子不好看,好看是好看,你看康熙常年办公的地方是哪儿呢?不还是乾清宫吗?

    好看呢,就只一个眼睛享福了,心情畅快了,其实别的方面,屁用没有。

    皇宫是没有园子好看,但是够威严,够庄重,你人走在里面,不管如何,先得肃穆起来,这气势上一下子就立住了,建筑都如此有威力了,那住在里面的人,必然也是有威严的。

    所以皇宫是必须有,还必得是要仿照皇宫来的。

    至于官道,十四觉得该从简单的来,炉渣铺地,然后用上石灰——宽敞,平坦,但用的时间估计会短一些。大清的官道呢,下面是用石头泥沙铺垫,再用石磙来回的碾压,必得碾压的十分结实,用铁锤砸都砸不出来一个坑洞,才能往上面铺水泥的。那道路结实的,别说是十年二十年了,估计八十年都一定坏的。

    可现在十四没钱嘛,人工也少——他当年也才带了几万人,现在虽说是容纳了好几个部落了,但自己一开始带来的人手也有折损——生病的,打仗的,还有做工出意外的,五年时间,几乎是折损了八千多人了,要不然城里能有许多寡妇吗?

    就算是有新生儿,但五年时间,你指望这新生儿做什么?

    新国家,需要的是壮劳力,可偏偏这壮劳力是最缺少的。

    想到这个,十四就又有些烦恼:“不如出一政策,但凡有孩子出生,朝廷负责抚养,从生出来到十二岁,朝廷每年发放抚养银子……”

    如此一来,大家就更愿意生孩子了。

    “尤其是妇人,抚养孩子颇为费神,若是朝廷发放抚养孩子的辛苦费,也能鼓励她们生养。”生孩子能赚钱了,这就相当于是下地干活儿了,都是赚钱,肯定会有人选择生孩子这条路的。

    允禩没说话,只在心里算了一笔账,成了新国家,那现在所有这一切,都要按照规矩来才是,不能是十四随心所欲说这个地方需得花钱,她们就得给钱。

    现下嘛,得先算算这个银子要用多少,国库里有多少,能支撑多少,然后再拿到朝堂上,大家一起商量,看这事儿能不能办。

    又要修建王宫,又要修建官道,还要鼓励生育,允禩只觉得,肩膀上这担子,是越来越重了。

    眼看时间不早,他索性将这算账的事儿放到一边去,只催促十四:“该上朝了。”

    两个人从城墙上下来,骑马直奔城中心——那地方有一个类似于大殿的地方,暂且作为王宫,当然,比较简陋,是一开始建造起来的,只两进,第一进就是议事厅,后面是十四住的提防,也包括见官员之类的书房。

    城市不算大,从城墙到城中心,骑马也才半个时辰,因着这边白天天亮的时候多,所以这边的早朝时间,和大清那边也是不同的。

    大清需得四点多起床,这边是要七点钟才开始早朝,这会儿功夫,外面太阳都快升起来一半儿了。

    乌雅秀贞晚上睡得晚,早上起来的就也挺晚的,毕竟是夏天了,昨晚上一场雨倒是凉快了,可早上起来,这天气就又开始燥热起来。

    门外又有宫女太监嬷嬷的,乌雅秀贞索性就穿的凉爽些,上身一件儿无袖的背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晚安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漫游,每次都能让人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