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重生之康熙荣妃》300-310(第3/12页)
头蒜,不过是跟内务府拐十七八个弯的亲戚,居然敢在京城里称爷。
宜敏拧了下眉头:“皇上打算怎么做?这内务府动一发而牵全身,如今这批人好歹还算能干,若是换上过去那批整天口里表忠心,实际上干啥啥不行的,这宫务怕是要乱成一团,妾身觉得还不如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只诛首恶,就当杀鸡儆猴吧?”
康熙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头:“这包衣制度是祖上定下的,当年确实有利于维护皇室,不可否认,大多数包衣旗人祖上都是忠心耿耿,但是随着老一辈渐渐逝去,新生代的包衣旗人并没有跟随皇室浴血奋战的情谊,自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不甘与小心思,等再发展几代人,整个包衣旗恐将成为皇室最大的隐患。”
宜敏用惊奇的目光看着康熙,她真的没想到康熙居然能看得如此长远,甚至堪称预知一般的准确,未来雍正朝的包衣势力膨胀到几乎不可遏止的地步,因为德妃是包衣世家,她生的儿子登上了皇位。
一个活生生的成功例子摆在眼前,所有的包衣旗人都心动了,以至于后宫主位几乎被包衣出身的占满了,世家出生的女子不是不受宠,就是无法生下子嗣,甚至生了也养不活。谁让后宫的衣食住行都掌握在内务府包衣世家手中呢?
真正实现了之前的狂言:主子要靠着奴才给饭吃,想过得好还得看奴才的脸色。只是宜敏想不通,既然康熙看的如此清楚明白,为何前世却听之任之,根本不曾对内务府有过任何动作?别说是多次清洗了,甚至几位心腹重臣都是包衣出身,让包衣旗的势力更加膨胀。
第303章 母仪天下(五十二)
宜敏很是直接地表明自己的立场:“皇上既然知道包衣旗的隐患,想必已经有了处理的章程,需要妾身做什么尽管吩咐便是,国家大事妾身不懂,但是本宫身正不怕影子斜,整治内务府这些奴才还是可以的。”
康熙看着宜敏那略带杀气的眸子,不由无奈苦笑,拉着她的手安抚道:“朕知道敏儿性子直爽,做事素来喜欢雷霆手段,一向是那些魑魅魍魉的克星!不过内务府涉及朝廷内外许多部门,近在京城,远到江南,朕已经着人去调查了。
如今先跟你说一声,敏儿心里明白就好,暂且不动声色,借着此次后宫更迭,看看哪些忠心可用,哪些人首鼠两端,如今朕即将对台用兵,待南下大军凯旋归来,再慢慢收拾这些东西。”
宜敏面对康熙恳切的目光,缓缓地点了点头,眼神却已然带上了凌厉的锋芒:“平三藩、收台湾关系我大清百年大计,妾身自然倾力支持,既然皇上已经有了安排,那么妾身便勉为其难睁只眼闭只眼吧,正好看看到底是哪些人敢在背后作妖?”
康熙闻言松了口气,宜敏对后宫的掌控力他向来有着绝对的信心,不过这回他要放长线钓大鱼,若是宜敏这边不先打好招呼,让她适当的时候松松手,恐怕没等那些阴沟里的老鼠蹦跶起来,就会被宜敏一顿板子统统送进慎刑司了。
宜敏眼角睨了一眼康熙,心中暗自思索起来,按照康熙的行事作风,前世怎么可能容许内务府包衣这等眼皮子底下的势力不受掌控呢?或许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前世康熙根本并没有意识到内务府的问题。
毕竟前世三位皇后没有一个是长寿的,可不是万事都得依靠内务府吗?偏偏整个大清掌控后宫时间最长的人是太皇太后,从皇太极时期就辅佐哲哲大妃掌管公务,当了圣母皇太后更是联合多尔衮大权独揽,其性格之强势,行事之霸道甚至逼得顺治不得不立下‘后宫不得干政’的铁牌,试图制约自己的生母。
康熙幼年登基,大权旁落,都是靠着太皇太后全力周旋才一点一点拿回权力,自然不会怀疑太皇太后对后宫的掌控力,而太皇太后这种习惯了一言九鼎的人,怎么可能容许有人分薄自己的权力?
所以太皇太后在世时期,康熙的三位皇后实际上不过是后宫的大管家,好像主母身边管着库房钥匙的大丫鬟罢了,而康熙忙于前朝争权夺利,哪里有空理会后宫的包衣奴才是个什么想法?
内务府的包衣世家就在这样的夹缝中,慢慢地成长起来,直到熬死了三任皇后,连太皇太后也管不着他们的时候,在四妃共掌后宫的时期迎来了势力急剧暴增,不论是包衣嫔御的数量,还是皇子公主的奶嬷嬷,甚至是皇上的乳母都是包衣出身。
这些包衣从皇家人幼时就陪伴左右,理所当然地一心为自己主子谋划利益,自然也就得到了无比的信任和倚重,未来注定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是,在他们飞黄腾达的同时也代表着背后包衣世家的越发壮大,例如前世在江南一手遮天的曹家,其起点不正是因为皇帝乳母孙氏吗?
想着想着,宜敏突然一怔,意识到了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康熙会正视内务府包衣的问题,虽然根子是在自己身上,毕竟从入宫至今,因为自己明里暗里引发的大清洗就足足有三次,次次都叫那些所谓的包衣世家损失惨重,引起康熙的注意很正常。
但是这些人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去触康熙的霉头?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何况这几年内务府可是老实得不得了,基本没干什么犯忌讳的事情,自己刚刚还在众人面前夸赞内务府包衣都是忠臣,如今康熙却让自己做好清洗的准备?
宜敏心中快速思量着,眼神慢慢冷冽起来,她缓缓吸气又吐气,将心中的惊骇狠狠压制下去,装作若无其事地伸手抱过阿鲁玳,笑吟吟地放到康熙怀中,言笑晏晏地让他陪着女儿玩九连环,自己则借口去吩咐中午的膳食,轻巧地走出了寝宫。
宜敏一出寝宫,脸色立刻冷了下来,寒得几乎能刮下一层霜,她一抬眼就看见李德全正沉默地守在门口,顿时收敛了神色,若无其事地走了过去,吩咐李德全午膳该加什么菜色,只是偶尔她嘴唇会无声地嗡动了片刻,而李德全从头到尾都是一副恭敬的模样,让人看不出丝毫异常。
等宜敏吩咐完毕,李德全轻轻一躬身,低声道:“奴才遵旨,必定为主子娘娘分忧。”说完带着一如既往的和善笑容,一边甩着拂尘,一边走出了坤宁宫,向着御膳房的方向而去。
宜敏看着他的背影,眼中寒意少了些许,转身看向内殿时却多了些许不耐,她果然不该对康熙有所懈怠,差点就被他的花言巧语所蒙蔽,这次他无缘无故地突然想要清洗内务府,刚刚那些话看似十分有道理,实则却颇为牵强。
若没有前世的记忆作对比,自己或许会被糊弄过去,但是今生的内务府包衣可没有前世那种默默积蓄实力的环境,经过几次削弱之后,简直已经成了惊弓之鸟,怎么可能敢在外头嚣张跋扈?甚至还惹到了康熙跟前?
她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康熙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目的就是为了削弱自己对后宫的掌控力!如今后宫可以说是遍布自己的眼线,而这些都是她这些年慢慢安插下去的,每一个都至关重要,关系到以后的布局,一旦被清扫波及定然会损失惨重。
但是她即使猜到了康熙的心思,却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她根本不能轻举妄动,否则等同于不打自招,明晃晃告诉康熙哪些是她的人,也许康熙正暗暗地等着看她的反应呢!
幸好她还有李德全这张王牌,身为康熙的近侍完全做到灯下黑,不着痕迹地将这些人纳入康熙的手下,然后慢慢地替换掉真正属于康熙的人手,年深日久之后,她或许能彻底让康熙变成一个瞎子、聋子。
宜敏仰起头,逼回了眼眶中的酸涩,康熙永远都是康熙,他总是能够在自己即将心软的时候,突然给自己泼上一盆冰水,让自己寒彻心扉,果然对皇帝根本就不该抱有任何期待。
或许她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