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文学 > 古代言情 > 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100-11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100-110(第13/17页)

的‘乐趣’。

    章惇和他背后由翰林部分人员组成的考试院再次被寄予了众望。

    这次考试,包含了落锁锁院,以及封闭出题等常规操作。基本这个议程已经成熟了,在这里就是提出来走走流程,顺便安排一下省试之后的殿试的相关事宜。

    本来两个大议程说完,众人准备散会,就见坐在皇位上高高在上的陛下丢出来了第三个议程“朕决定任命庐州府包拯为开封府府尹。”????????!!!!!

    就算现在的开封府府尹是个草包,但他也是个姓赵的草包啊。

    开封府府尹如此要职,怕是一个皇室才能服众,但是包拯?那是谁?

    有些人是认识包拯的。

    此时已经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小脑瓜回头瞅。

    这一瞅,大家回过味来,刚才陛下是不是也叫‘包拯’来着?

    新开封府府尹?

    那个黑不溜秋的黑蛋?!

    “陛下!”赵霁眼见蔡卞又要跳出来‘陛下不妥’于是立刻道:“南王暗自组织叛乱,包括阜阳城在内南方八城营兵皆被收买,包拯及时发现,戳破南王阴谋的同时,还剿灭了一个巨大的海外走私团伙蝙蝠岛,擒获匪首原随云,清剿各种赃款无数。”

    不妥两个字被吞了回去。

    赵霁是皇帝,自己给自己干活肯定不图这功绩,自然一股脑都扔到了包拯头上。

    于是这短短一句话里面包含着的巨大信息量把朝臣都震住,连惯例的哗然都来不及了。

    什么?南王造反?还收买了八城营兵?

    嘤——?

    这得多大规模!

    他们竟然丝毫不知?

    而且那个黑不溜秋的黑炭还剿灭了一个走私团伙?!

    朝廷苦走私久矣。清剿走私团伙,哪怕只是一个小团伙,都足够朝廷振奋士气的了。

    户部是最站不住的。

    他们本来就是管钱的,此时听到赵霁说道包拯运钱来充国库,内心小鹿乱撞,仿佛十八怀春少女,羞怯又激动地频频回首。特别想知道那个越看越可爱的小黑炭手里攥着多少钱。

    赵霁在庐州,一天之内接了两个向太后的书令。

    接着就快马加鞭往回赶。

    是以,他都回来呆了一天,庐州和阜阳发生的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都还没来得及传回京中。

    赵霁带来的实打实就是第一手的消息。

    文武百官震惊之余,倒是没有人再跳出来说此时不妥。

    平定叛军,清剿走私。

    这两项功绩,确实已经足够包拯替代草包皇族.前开封府尹,顺利坐上现开封府尹的位子了。

    第108章

    赵霁回京的第一个大朝会在这种每个朝臣都对决策有争议的情况下结束了。

    下朝赵霁就被二府两院给堵了。

    许是赵霁在审理开封府事件的时候, 给韩忠彦递了台阶。韩忠彦这人被向太后提拔起来,是意图通过分散行政权利来稀释章惇手中权柄的一名标准守旧派。虽说政治理念和赵霁格格不入,但这人承赵霁的人情,对待赵霁的态度反而是几个人中最温和的。

    和其他人一起堵住赵霁后, 只是不赞同地在后面摇头:“陛下在大朝会决定确实有些不妥。”

    赵霁角色代入, 能设想出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激烈反对。此时脾气还算平和:“包拯那里有清剿的蝙蝠岛走私所有即将入库的金银统计, 数量不菲,且高丽的那位公主也正等在宫外,诸位大人若是不信,朕做主先生产一批,将她掌握的东西先在开封售卖。”

    这种成本低廉全靠技术和新颖的‘奢侈品’实在是增加财政的快销王中王。

    若赵霁是个别的什么身份,大概做这些的时候还想着要不要隐藏一下身份, 可他没有任何斗争就成了‘大宋权力顶端的男人’坐在这个位置上,天下都是他的,他考虑的就不是上面会不会有人来夺他的成果和产业,而是应该提防有没有蛀虫挖他墙角来分羹用以中饱私囊。

    这些生意于他而言,挣得所有钱充国库也充私库,理所当然没有遮遮掩掩的道理,毫不避讳。

    赵霁说起来道堂堂正正。

    在场的人听着却有些都皱起了眉头。

    赵霁只想到了‘产权’, ‘分配’这种利益上的问题, 却忽略了思想上的问题。

    宋就算产生了资本的萌芽,但萌芽不是参天大树, 它的本质还是封建。而封建从来便是轻商的。

    就算每家都有私产去挣钱, 不过谁也不会把这些放在明面上。

    再说了,在场诸位大人均都是大宋权利顶峰的弄潮儿,直接言商更是都觉得是在自降身价。

    韩忠彦处于人情给足了赵霁的面子没有反驳,章惇稍微有些摸到了陛下的路数没有表态, 蔡卞老狐狸一个揣着袖子正在观望。

    许将出言反对:“陛下,朝廷直接经商……怕是……”

    赵霁秒懂:“明面上由那位高丽的公主主持一切。”

    许将:“若此等真如陛下所言,是个极其赚钱的营生,她毕竟是‘外人’——”

    又嫌钱脏,还想攥在自己手里。

    许将把文人的清高和管钱的官员的市侩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赵霁:……

    “那依你所见?”

    许将:“先纵她试着做这营生,若是真有效果,陛下须将此女子纳入宫中。”

    赵霁:……

    联姻在古人看来果真是万能的。

    只不过赵霁不愿。

    于是避开这个提议,只道“先将营生做起来罢。如此,诸位对朕的主意还有其他看法?如果没有,就劳烦诸位大人拟旨操办了。”

    赵霁都这么说了,许将也不好再说其他,只能选择沉默。

    只剩曾布,看剩下几个人突然都不说话了,着急起来。“陛下,臣认为此事依旧不可行!且不说现在看来流民只是聚集,没有任何威胁举动。就算是他们成为山寇反贼,直接派兵清剿便是了,何必要直接镇守?”

    就算那群乌合之众聚集在一块真的反了,也成不了气候。大宋的军队难不成还能打不过一帮流民?直接挥师南下分分钟解决问题。他眼里,赵霁的主意分明就是高射炮打蚊子,花最多的钱,做最少的事。

    要么不管,要么放开所有限制无所顾忌。

    这种即要管,又不让动手杀人的命令最劳民且没有人死,无法形成震慑,也最伤财。

    赵霁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朕建议太平王此次南下,所谓目的有三。一则,是送粮而去避免哄抢,救助灾民。二则,是暗自调查南王叛乱之事里面,西南各部是否还有其他未被发现的参与其中的人员。其四,便是打着前两个的幌子寻找西南的矿脉。”

    铜矿集中在东南,但西南的地形奇特复杂,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更容易产生其他稀有矿……

    说是真么说,赵霁其实也只是让自己的行动更加师出有名。他让太平王出手干预,还是想镇压或许可能产生的叛乱,顺便搏个好名声。

    北宋末年可是产生了许多能够动摇北宋根基的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

    高俅现在还在开封任了个闲职整天溜达呢。高俅在这里,谁敢一定就保证梁山不会蹦跶出来,退一万步,108可以招安,那方腊呢?

    打是可以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晚安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漫游,每次都能让人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