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文学 > 古代言情 > 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120-13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120-130(第9/14页)

大人所言。”

    最后,为宫九而来的两位。

    这问题反倒对于赵霁来说是最简单的事情。因为宫九是不可能翻身的。

    小会确定下来几件大事的方向,恰好也到了时间。

    几人连忙移步文德殿,赵霁却在路上被工部拦了一下。

    “陛下留步!”

    赵霁觉得这两人眼熟,仔细辨认便认出是他指派给宫高丽公主的两个辅助官员。

    便停下来打算听两人所言。

    那两人跪在地上,神态十分慌张。

    “陛下,真的不能再继续这样了!”

    “这次还好,若是类似的事情再发生——”

    赵霁皱着眉头,却在听到两人口中说出的某个词汇的刹那眼睛一亮。

    眉头也渐渐舒展。

    “那就让她停了吧。”

    “陛下,既然这样,是否其他也——”

    “不用。”赵霁摆手。“其他照旧,她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是别再让她搞那个什么香粉就可以了。”

    等那两人离开赵霁的视线。

    赵霁立刻双手抱胸,托着下巴,努力挤压自己大脑中曾经存在过的知识点们。

    若是按照他曾经久远的记忆力来,或许真的能暂时绝了西夏的问题。

    不,不止西夏。

    大宋的边界线将在不短的时间内固若金汤牢不可催。

    管他高丽西夏辽,谁伸猪蹄子就剁谁的。

    越想越靠谱,等到了殿外,赵霁已经大概理清了自己的思路,也在脑海里规划好了集中对策方针。

    放下心中大石的皇帝高高兴兴地迈进了文德殿。

    当他进入文德殿的时候,殿内就已经挤满了文官和武官。

    不过甚至不用去仔细辨别他们身上的朝服,赵霁就很轻易地可以区分他们。

    最显著的区别就是一群人没有秩序,乱哄哄地站着,而另一群人,虽然也乱哄哄地,但都是三五成群地聚着。每个小群体都隐约有一个主心骨似的中心人物。

    皇帝还没到,这些人就已经吵上了。

    争吵的内容之中,首当其冲的事情就是针对于西夏是战是和的问题。再其次就是倘若是战,需要派遣哪位武将之类的。

    战与和的问题被快速带过。

    对造反的南王,若是选择和,那就是得把赵霁踹下去。

    赵霁是青年皇帝不假,但也不是傀儡。就算有人天生软骨头,就算是想投降,也得在看清南王的实力之后再投降。多以无论是被迫还是心甘情愿,反正在对内这个问题上,肯定是必战无疑。

    可南王之外还有一个西夏。国内的事情自己解决,国与国之间是战是和,这问题就可以商量着来了。

    争论半天,最终住战派获得了优势。

    既然要战,那派谁去西夏接手太平王留下的人马就成了个最大的问题。

    太平王手下精兵良将甚多。这股庞大的势力,无论被谁吞下去都足够那个吞他的人美滋滋回味上大半辈子。

    对上了这块大肥肉,每个党派和其背后的势力都表现出了寸步不让的强势。

    如果说太平王的人马还是看得见的实惠,那看不见却确实存在的实惠可就更多了。

    朝廷任人青黄不接。

    一代战神太平王随着他坑老子的儿子造反而彻底消隐在朝堂,南王造反,西夏入侵。

    屁股决定看问题的角度。

    朝堂上稍微站得高些,看得远些的,他们通过这次的出征能看到的都是赤果果的权势重新划分。

    太平王的战神形象太过高大,他一倒下,满朝武将无一人可以说能被拥护成为新的武将之首。

    太平王在时,他是所有武将的靠山和旗帜。

    他倒了,大宋再无第二人当得起战神的名号。

    叫得上名字的几个资历和能力比较老的武将谁也不服谁。只要有一个人敢大言不惭他一定能成为大宋下一个不败神话,那他身边的同僚就能一人一口涂抹把他淹死。

    西夏是个香饽饽。

    进可得到扬名立万的机会,哪怕输了,大不了就是议和。

    南方则臭不可闻其他人避之不及。

    赢了,凯旋而归。

    万一输了,到底是降还是宁死不屈可就又是一轮新的送命题。

    谁都想自己,或者把自己的势力送到前往西夏的宝座。

    于是争吵的战况非常激烈。

    文官先吵上一波热热身。

    文官吵够了,气喘吁吁败下阵来之后,武将又挽起袖子开始动手撕吧。

    文官和武官吵,文官和文官朝,武官和武官扯着袖子在文德殿摔跤。

    赵霁端坐在最上面,看着赵御史阴阳怪气搪塞西北督军,刘尚书动手打了身边一个正三品左都将军。

    虽然混乱,但就是在这种混乱之下,才能更看出些门道。

    比如,种师中和种师道两兄弟平常交好的将军想去自请前往西夏。

    平时和章惇隐隐有些不对付的曾家提议要章家旁系一个扬州驻扎的将领领军西夏镇压灾民。

    这些人哪怕吵架也总藏着半分真心,真真假假混着演习。

    有些是真情流露,但是有些也是故意做出来,让旁人看得。

    习惯了之后,赵霁就有些喜欢这种大朝会的争吵。

    因为可以锻炼自己的敏锐性,暗中考虑自己看到的这些哪些是对方真情流露的真实,哪些又是做戏。

    心里有个底,日后的日子便可以根据蛛丝马迹取证,佐证自己认为是真情的表达的真假。

    他本想等底下的人吵够了再开口。

    可偏这次过了很久,大家都没有消停的迹象。

    于是他扭头吩咐了一声小同子:“安静。”

    小同子立刻冲他身侧一点的两个专门传令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

    两个小太监扯着嗓子:“肃静——!”

    皇帝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吵上头的人被这声穿透力超强的肃静喊停了话头和动作。

    赵霁才表示。

    在这个多事之秋,不应该吵架,应该共同奋斗。

    大家不用吵了,所有武将下朝之后听宣。具体事宜和军队开拔由武将自荐,加二府四位大人根据诸位的自荐和推荐做出提议,最后呈报上来。

    今天下午便会下达通知,今夜选定的人按照原计划带军开拔。

    “陛下。”

    最近的那个大臣喉头有些发紧。

    即是吵架吵的,也是被赵霁这突然的安排给吓得。

    “一天时间,是否太过仓促”接到消息就连夜出发?

    这么莽得吗?!

    赵霁虚着眼睛摇头。

    准备?

    不需要!

    我堂堂大宋,谁还不知道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凄惨现状?

    需要准备什么?磨合什么?多给你一个晚上的时间,朕这朝堂上几位老将军便能多背上几千个手下的名字不成!?

    现在外人看来,大宋风雨飘摇,四面楚歌内忧外患。

    但除了极少数的人,谁都不知道,种师中李京可是带走了黄药师画出来的困龙阵。

    有桃花岛这个例子活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晚安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漫游,每次都能让人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