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文学 > 古代言情 > 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140-1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140-150(第11/16页)

路?”

    那个羽林卫道:“通道的尽头亦是人工痕迹, 应是互通的,只不过暂时还未曾找到确切的打开机关。”

    赵霁直接道:“那就也拆了。”

    那个雨夜,赵霁听到皇后生的孩子是个狸猫,根据头脑里那些所谓的‘原著’,就武断地以为皇后是被冤枉的,是绝对无辜的。谁成想,皇后竟然后宫里还藏着直接通往假山的密道?

    堂堂皇后, 一国之母。她在整个后宫想去哪里去不得?在自己家里偷偷摸摸挖个密道又是要做什么!

    羽林卫听了命令, 立刻好几个人钻了进去,不肖片刻, 赵霁就凭着内力听到了一墙之隔皇后那边的慌乱。

    刚刚还隔着墙呵斥包拯的那个宫女终于失了体统, 惊声尖叫:“你们……你们为什么会出现在娘娘的寝宫!?”

    赵霁听着着声音,闭眼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包拯。

    包拯近距离之下,一眼就分辨出了皇上眼中的疲惫和糟心等等情绪, 一时间竟敢情感共鸣感同身受了。三天的破案时间就是悬在他头顶的利刃,而后宫层出不穷的麻烦也让他查不过来。有问题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现在看谁都像是有问题。

    于是心有戚戚地往后退了一步,一句废话都没多说,躬着身子让开。

    赵霁从他身边走过,衣袖之间带着轻微的细风,话语低沉:“走,去皇后寝宫看看。”

    作为皇上,赵霁倒是还顾忌着皇家威严,并没有从刚拖出尸体的密道直接钻进去,而是走的正门。

    从正后方绕到正门的时间已经足够皇后寝宫的一干人等了解了事情的始末。

    等赵霁进入皇后寝宫的时候,就看到皇后面无表情地坐在座位上,身边的羽林卫跪了一地。

    皇后旁边的宫女着急地匆匆往这边而来,看到赵霁之后,先是一惊,之后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明察,娘娘她是无辜的!”

    赵霁扭头看了一眼坐在床上一动不动,甚至都没有朝他行礼的皇后:“皇后可有话说?”

    枯坐的皇后身体晃动,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从床边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跪在地上:“无话可说。皇上处死我吧。”

    这不是夫妻之间的称呼,也不是夫妻之间该说的话。

    赵霁不知道她和前身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但是他和她却一直都没有太多接触和交流。

    可就算她这么说,赵霁依旧不明白:“皇后的意思是,这些都是皇后做的?”

    这问题就是赵霁最不能理解的。

    赵霁相信皇后可能暗地里为了自己的什么事情整出个密道来。但是却不觉得狸猫换太子百分百是皇后为了设计陷害郭春兰的计谋。

    皇后如果要整郭春兰,她把持着后宫,自然有成千上百种方式暗地里给郭春兰穿小鞋。何况她和郭春兰同时有孕,说实在的,如果皇后生的是个女孩,那也是嫡子的皇长女。

    哪怕郭春兰是儿子,都越不过她去。

    她实在没必要自污,搞什么生出个狸猫。

    古人都迷信,如果这件事情放在别人身上,别说什么彻查牵扯出郭春兰来,还最后让郭春兰下狱。

    很可能听到皇后生了猫之后,立刻就下令,把皇后宫里的人都杀了封口,再把皇后随便找个由头关进冷宫,最后扶郭春兰上位。这才是名声不稳风雨飘摇中的掌权人最通用的套路。

    皇后就算恨死了郭春兰,都不至于要牺牲自己为妻子冒这么大的险。

    赵霁不知道为什么这事绕来绕去又绕到了皇后的身上。

    但皇后却把头歪到一边,自那句话之后,别人问她什么她都不再开口说一个字。

    赵霁没有办法。只能让羽林卫先把皇后带到专门的地方看押。

    一转头,却发现包拯竟然钻进了被羽林卫全力从里面破开的密道之中。

    赵霁:“包拯,你看什么呢!”

    御医死在这里面,这地方又是个半密封的空间,腐坏的肉发臭发酵的味道难闻到极致。赵霁连靠近都觉得心理难以接受。实在想不通那地方有什么可看的。

    包拯不止看了,而且还是整个人几乎上半截身子钻进去看得,而且还看得异常仔细。

    听赵霁问他,包拯从里面收回身体。

    上半身被熏染上了那股难闻的味道,臭味扑鼻。

    包拯一心想着他在意的事情,一时之间把外界的干扰抛之脑后,对着赵霁道“陛下,臣可否看一下在场所有羽林卫的鞋底?”

    赵霁捂着鼻子后退两步:“准了准了。你不要靠近朕。”

    那几个羽林卫哪怕整个人都是从这个通道走的,但是人家专业素养很高,行动迅速动作快,也没包拯呆的时间久,赵霁还不觉得什么。

    包拯把上半截身体扎进去,这是要熏入味了啊!

    赵霁这种强烈反应,让包拯才留意到自己的身上。被神奇大脑强行关闭的鼻子也恢复了直觉,鼻子一复工,立刻罢工。包拯脸色铁青,要吐不吐。

    好在在场的所有羽林卫都令行禁止。

    早就已经有序地站在了包拯面前。

    包拯每个人都确认完之后,才道:“陛下,臣在这密道里有新的发现。”

    赵霁:“什么?”

    包拯:“这密道墙壁斜侧方有一个脚印,这脚印很浅很淡,看起来好像是许久之前留下的。”

    赵霁往后退了几步,找了个角度朝着包拯指着的那个地方看过去。

    里面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到。

    估计只有趴上去才能看到。

    但是赵霁好歹是堂堂天子。

    肯定是不可能趴上去的,就道:“然后呢?你根据这个脚印又有何发现?”

    包拯:“那脚印的边侧有一圈泥土,泥土呈现红棕色,臣再三劝人,那红棕色不是因为泥土因外力染上的红色,而是因它本身就是红色的。”

    红土?

    赵霁脑子里的灯泡一亮。

    开封可没有红土。

    赵霁所想,也是包拯所想。

    包拯:“众所周知,莫要说东京城,就是这方圆百里,也都未曾有听说过何处有这红土。臣进入开封的那天,有幸碰到过一个花农,那花农正好用器皿运送一些红土。臣看着那红土稀奇,上前攀谈才知,这红土在开封城内极其稀有且价格堪比黄金。整个东京,只有一户,常年维持着红土的购入。”

    赵霁觉得神奇。

    果然侦探总是能够遇到些关键人物。

    旁边的小同子赵霁:“哎呀,包大人,您卖什么关子?您快说说,您听说的卖红土的人是谁?”

    包拯道:“当年,太平王妃尤为喜爱一种植物,那种植物在开封很难成活,王爷找人遍寻各种种花高手,终于有人说起,这花喜温,喜湿,且只适合在红土之中生长。太平王当即下令,托人专门购入红土。”

    小同子:“包大人是说,和太平王有关?可是——”

    包拯继续道:“可是太平王妃身亡之后,太平王府中就再也没购入过这种土。”可能是怀着对老婆的遗憾,也可能是不想睹物思人。

    总之,太平王在王妃自白,自己是奸细,且自尽之后,就再也没养过那种花。

    周围人还依旧一头雾水。

    赵霁却已经知道包拯的意思。

    王妃死后,在太平王心里剩下的或许是悔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晚安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漫游,每次都能让人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