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文学 > 古代言情 > 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190-194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190-194(第3/5页)

吴用对着他说明,他们第一步就是往南去,挖方腊的墙角之后,宋江实在有些抹不开面子。

    吴用毕竟年长,很容易看透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到底在想些什么。:“无论是这份名单,还是圣人下达的辅助对方保全自身的指令,都不难看出,圣人并不是要我们临时凑起来的杂牌军挥师北上,占领辽庭获得胜利的,也并没有指望只我们两路人马就能够趁此机会彻底灭辽。”

    这种人数和规模。能做到的只有吸引辽军火力的游击。

    这种小规模的战事,单兵的作战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

    又已知。

    赵霁给的两张名单上这些人默认都是某些方面十分有天赋的人才。

    那这些人才,自然多多益善。

    第193章

    吴用虽然计谋阴险, 但老头儿本人确实很好用。

    最起码,赵霁把两份名单给他们的时候,赵霁的内心就是这么打算的。

    若说他南下之时只是‘时间紧迫’,在宋江最后审案收尾的时候, 赵霁再次收到的密信直接就说明迫在眉睫。

    赵霁收到密信的一日之前, 完颜阿骨打已经拿下宁江, 派自己亲族子弟往东北求援。

    辽的探子也回报,天祚帝大怒之下,派出十万精兵前去讨伐。

    当然,这个‘十万’赵霁也知道就是个胡说八道吹牛用的‘号称’。实际人数应该只在七千到八千最右。

    但,这些都不重要。

    一旦金兵和辽碰到会战,这金和辽之间的第一次正面战就算是正式开打。

    赵霁心中最后的时间底线也在这里。为了这一天, 他提前部署很多。

    一方面,汴京朝廷,内阁的几个大臣在赵霁的圣旨支持之下,主战派在朝廷辩论上取得优势。以寄纲为首的大臣们自觉排兵,已然调动了军队往北而去。

    另外一方面,身处南方的赵霁此时急迫需要方腊和宋江用最快的速度尽可能收编队伍,直接北上。

    朝廷的军队是主战场, 宋江和方腊的两方队伍却是赵霁手里的“核武”。赵霁要让完颜阿骨打亲眼看看上天入地人均高手的“宋兵”。如果没有意外, 按照原本的时间发生,辽那边派出的军队会和金兵在出河店交战, 然后大败。金兵火速手下出河店以南的宁江。然后迅速扩大以宁江为线的所有北方土地。接着招募辽境内的其他女真部落的人。在当年就立刻再度拿下黄龙。

    面对这等失败, 辽天祚帝会大为震怒,再次派兵出征,实际十万但是号称七十万。但是双方在达鲁古城还没交手就辽内部就政局不稳,内部发生叛乱。天祚帝急召军队回去援护, 完颜阿骨打借机追着这个撤军部队砍,大败辽军。此时辽强国形象破灭,渤海高永昌在辽阳拥兵在东京附近称帝。

    以上,这些是赵霁和孙笧两个人努力回忆了半天,能够筛选出来的有效关键信息。

    那么。

    显而易见,宋这边,出兵的关键节点就是两个。

    第一个关键节点在出河店。

    此时完颜阿骨打第一次大胜,信心空前强大,梁山和方腊两支空降部队足够给他膨胀的信心开点震撼。且赵霁本意保人为主,小范围战斗才能让派去孤军救援的两支人马最大限度保存有生力量。

    第二个关键节点在辽阳。

    一个国家机器只要阶级固化,那随着时间增加,固化只会加深不会减少。宋辽对峙这么多年,不止宋内部积弊多,辽内部也是。只不过一切不和谐的声音在铁血统治之下都是悄无声息但暗潮汹涌的。

    辽必大败。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在赵霁的计划里,宋方两方人练手磨合,以战代练,等待高昌勇正式反叛,趁这个多方势力纠缠的空档,宋方两个人配合早已压境的宋军,顺势能够里应外合自己吞下辽阳这块土地。

    是以,不管吴用的出发点是什么,但是他最起码做到了赵霁要求中的‘快’。

    当赵霁收到内部消息,天祚帝派出精兵已经大军出发的那日。立刻给了宋江和方腊两人解树募召立刻原地集结然后两军开拔的命令。

    此时,方腊和宋江竟是神奇地把两方的名单都找全了。

    只不过,宋江挖了方腊的人,方腊也撬了宋江的墙角。

    两边或有摩擦,到总体感情不错。待两方相会之后,互相交谈,觉得对脾气的就又互相留了名号,直接约起了这场仗打完就去喝酒。

    场面倒是非常和谐。

    两队人都有赵霁亲批的通关文书,赵霁用黄药师灭了大部分西域邪教顺势收归国有的漕运所有船只运兵,走水路,到达辽东之后,过显州,转陆路手持完颜阿骨打手书带精兵直达完颜阿骨打此时驻军的宁江城。

    人送到之后船不撤,就守在离岸不远处的水里,找浅水区抛锚之后,张顺阮小二等擅水战的一应兄弟留守在船上等待随时接应。

    完颜阿骨打前脚刚派了自己族中弟子去招揽北方女真部落人手。后脚就听到手下来报,说城下有援军手持信件来了。

    信件?

    完颜阿骨打顾不上刚脱下来的盔甲,一个翻身爬起来就往外跑。冲上城墙向下看,就见乌泱泱一大群人出现在城墙下。

    乍一看,只感觉这些人衣服也不统一,盔甲也杂乱,有骑马的有步行的。

    都乱成这个样子了,其中竟然还有隐隐分成两拨的架势。

    完颜阿骨打:“这……他……他们是何人?”

    城下宋江和方腊之中有不少目力极强的人。一下就看到城头上晃荡的人。

    底下的人互相看了看:“要喊开城门吗?”

    一帮人各有本事,初上战场面对城墙上一排排对准他们的弓箭到并不畏惧。就是几个脾气急的已经开始骂娘了。

    “快开门,爷爷跑了这么远的路来帮你们,还不快开城门让爷爷进去!!!”

    完颜阿骨打听着城楼下乱糟糟的声音,转头问身边亲兵:“他们……果真是宋派来的援军?”

    被问到的亲兵呐呐应是:“是的。您的信件是这位时先生送上来的。”

    完颜阿骨打顺着亲兵的手指,看到了城墙顶上盘着的时迁,大惊“你是怎么上去的!!?”

    那处是个极高的角楼,没有着力点和落脚点,这人是怎么上去的!?

    时迁一个翻身,轻巧地从那顶上一跃而下,说话的态度里带着点混不吝的味道,无所谓道:“就这么上来的呗。话又说回来,求援的信也是将军写的。我们圣人惜才,不忍将军独自面对天祚帝派出的那十万大军,特令我们千里驰援。我们人都来了,将军怎么还这么扭扭捏捏不放我们进城?”

    完颜阿骨打当初写信给赵霁,除了被压榨狠了,愤而起兵之后的后怕。还有就是听说宋有神器,得天火相助,几乎不折一兵一卒而大获全胜。之后,想探听一下那秘宝。

    他也想过宋廷会派人来,但……也应该是在另外一座城内啊?国与国之间正常的社交礼仪和边界感不应该是先进驻附近城池遥遥打个招呼吗?

    一闭眼一睁眼对方带着人马就兵临城下了。……这到底是驰援还是下马威?还要进城?

    宋人……都这么没有边界感的吗?

    现在大战在即,完颜阿骨打真的不敢开城门把城下这千余人引进城来。谁知道这些宋人是不是真心相助?若是关键时刻辽军压境,宋人背后开了城门……

    那乐子可就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晚安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漫游,每次都能让人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