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文学 > 古代言情 > 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

2、第 2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2、第 2 章(第1/2页)

    周自言看着小孩沮丧的模样,又想想怀中温热的油包子,索性撕下自己一处衣角,找来一块可以留下痕迹的石头,重新在布料上写了一遍‘小顺’。

    末尾还加了一句“一生顺逆多常见,人无强欲人自渡”。

    写完以后,周自言欣赏着自己的佳作。

    虽然许久未动笔,这手字也没落下多少。

    他以前不论写什么,都会加一个属于自己的落款,但他现在已经没有那重身份了……

    周自言仔细斟酌了一下,还是没加。

    “喏,这个给你。”周自言很喜欢这种听话可爱的小孩,忍不住揉了揉小顺的脑袋,把布料放到小顺手上,“上面短短的,是你的名字,下面长长的这句话,是叔叔送你的。”

    周自言一个字一个字解释给小顺听。

    一餐油包子之恩,他希望小顺这个小孩以后不管遇到什么,都能自渡万重千山。

    小顺越听越入迷,越听越羡慕,没想到自己的名字还能有这样的寓意。

    翻看写有自己名字的布料,小顺爱不释手。

    这是他见过最漂亮的字,比那些摆摊卖字画的书生写得还要好看。

    叔叔一定是有大学问的人,要是能多教他几个字就好了……

    不过小顺不是贪心的坏孩子,他把周自言的布料像藏宝贝一样藏到胸前。

    突然想到了什么,跳起来说:“叔叔,我早上卖货的时候,春六巷的小乞丐告诉我,那边有一户姓宋的人家下午准备招认字先生嘞,叔叔你不如去试试,应聘不上的话也能拿三个肉包子走。那肉包子可香了。”

    “肉包子?!”周自言一听能拿三个肉包子,眼睛都亮了。

    小顺手脚并用比划着:“那户人家已经在春六巷住了一年多了,家里应当是做跑商的。一共有两个孩子,这次就是为小的那个招认字先生,只是他们家需要认字先生住到家里去。叔叔你行吗?”

    “而且听说那家人家的长子,是个……”小顺努力回想,终于想起来,“好像是说长子貌若无盐,五大三粗。”

    小顺不明白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只是照样复述出来。

    周自言敲敲自己的膝盖,在心中权衡。

    自己现在既无官职,也无积蓄,显然已经不能再继续自由自在地游历了。

    为官期间倒是帮扶过一些上京的官员,现在去混口饭吃应该不是难事,但他不想这么做。

    人穷志短。

    当务之急应该是先找个地方稳定下来,赚点路费才行。

    周自言觉得就是为了三个肉包子,也应该去试试。

    如果真的能被聘上,起码住的地方就解决了。

    “谢谢你小顺。”周自言摸摸小顺的脑袋,想到刚才的胡子大哥,笑道,“小顺啊,你想不想知道你哥哥和嫂嫂的名字怎么写?”

    小顺一听能知道自己嫂嫂哥哥的名字,连忙凑到周自言面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想!”

    虽然小顺不知道哥哥嫂嫂的名字是哪两个字,可他听说过哥哥嫂嫂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周自言便根据名字的意思刷刷写下两个人的名字。

    解释每个字的读音和含义的时候,周自言问小顺,“认字也费不了几个铜板,为何不去?”

    大庆朝现在非常重视读书人,在许多地方都开办了识字班。

    只是教百姓简单的认字,所以费用并不高。

    小顺掰着手指头数自己要做的事情,“不行的叔叔,小顺没时间去学认字,哥哥在这里搬货,家里嫂嫂一个人忙不过来,小顺要帮忙。”

    “早上要帮嫂嫂挑水割草,中午要来给哥哥送饭,下午还要去翻田……”

    小顺的话仿佛浸泡在苦水里,周自言越听越沉默,所有理所当然的想法在小顺的话里都化作一声唏嘘。

    等小顺认完全部的字,这块小小的边角料,已然变成小顺最宝贵的东西。

    胡子大哥回来后,小顺像献宝一样捧着这块布展示给哥哥看,“哥,哥,你快看,是我们的名字,名字!”

    胡子大哥没上过学,一直在码头帮工,耳濡目染之下认识了不少字。

    把字放到一起,他能勉强读出一句话的意思,如果把字单拎出来,他就不认识了。

    大哥在小顺的帮助下,细细看着布料上的‘李柱山’三个字,想要把每一笔每一划都刻印进眼底。

    原来这就是他的名字,原来他的名字写出来是这样的。

    李柱山托着小顺来到周自言面前,摸索了全身也没摸出一件像样的东西回报周自言,最后只能把手里刚买的热汤全都送给周自言。

    李柱山一脸诚恳,小顺也眼含期待。

    周自言连忙婉拒。

    他哪能喝的了这么多。

    再说他写这几个字不过顺手的事情,怎么好意思拿人家的餐食来做回报。

    小顺孩子心性,举着布料到处炫耀。

    刚才帮过周自言的几位大哥也心痒痒,都拿着手帕大小的布料蹲在周自言面前。

    他们全都目不识丁,所以才来干苦力,这辈子是不可能再去学堂念书了,现在能认识自己的名字也好啊!

    周自言念着他们刚才的帮忙,也不含糊。

    就用刚才的石块,把每个人的名字,他们家里人的名字都写了出来。

    这些大哥的名字大多简单好记,有不确定具体字的,周自言也额外多提供了几个同音的字,让他们回去自己想办法确认。

    如此下来,一整个午休时间就在周自言写名字的过程中结束。

    大哥们下午还要继续工作,周自言则准备去春六巷试试。

    临走前还被李柱山和小顺塞了两个饼子。

    周自言按照小顺指的方向,往春六巷走去。

    从码头走到春六巷,一路皆是粉墙黛瓦,烟雨行舟。

    马鸣沟只是大庆南边一个小小的小镇,因有一个传承已久的码头,才有了不同于其他小镇的人流量。

    与北方严肃古朴的建筑不同,马鸣沟更像现代的江南水乡,处处透着温雅和安静,

    水乡石桥,潮湿与闷热一起攒在柳梢枝头。

    踩着斑驳石板路,周自言终于在热晕之前找到了小顺说的那户人家。

    如小顺说得一样,这户人家正开着大门,门口坐着一个正托着腮帮子发呆的小男孩。

    小男孩脸颊鼓鼓,眼睛圆润,年纪应当不过七岁,头上绑着一个简单的发髻。

    整个人都显得圆滚滚,像极了周自言印象中的年画娃娃。

    小娃娃手边还放了两卷书册,书页已经翘边,想来看书之人经常翻阅。

    周自言带上三分和蔼对着小娃娃拱手,“小公子,此处可是在招认字先生啊?”

    谁料小孩撑着脑袋打量了周自言几眼,从身后掏出包着三个包子的包裹扔到周自言身上,用嫩嫩的嗓音说:“拿着肉包子,快些走开。”

    周自言冷不丁就拿到了三个肉包子,一时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小娃娃把肉包子扔给周自言后就不管他了。

    自己重新翻开泛旧的书册,皱着小眉头仔细阅读。

    周自言忍不住将目光从小娃娃身上,转移到他手中的书籍,定睛一看:嚯,作者竟然是林范集。

    这还是他离京这么久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晚安文学|完结小说阅读-目光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