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本宫不偏心》290-300(第12/36页)
些事情,都是那拉氏回来之后告诉她的。
乌雅秀贞就笑眯眯的夸赞那拉氏:“还是你做事儿周到又迅速,之前小九儿撺掇你办这慈善会,可算是给出了个好主意。这事儿若是做得好,民间对你这个皇后娘娘,也必然是十分佩服的。”
那拉氏忙笑道:“我倒是不求什么名声,若是能帮皇上分忧,我心里就高兴了。”
“怎么不算为皇上分忧呢?”乌雅秀贞就说道:“虽说和朝廷赈灾的银钱比起来,你这不算多,但你想想,八两银子就能让一家子保住性命,那八万两,得救多少户人家了?朝廷做的大事儿,你做的是帮忙溜缝的事儿,你和皇上,这也算是相得益彰。胤禛该谢谢你才是的。”
正说着话,胤禛也就回来了,见婆媳两个笑嘻嘻的,就顺口问了一句,那拉氏今儿做这事儿,是瞒不住胤禛的。见乌雅秀贞也高兴,胤禛就直接点头:“是,额娘说的很对,这事儿,我该谢谢你才对的。”
他伸手拉了那拉氏手指头:“让你跟着操心担忧,实在是……得妻如此,我之幸运。”
乌雅秀贞赶紧摆手:“你们两个若是要说亲密话,只管往坤宁宫去。”
那拉氏顿时尴尬,忙拽出来自己手指头。胤禛脸皮厚,也不当回事儿,只笑道:“皇额娘,正要和你说个好消息呢,今儿收到了十二妹妹的来信,十七妹妹的长子,也已经启程,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要到京城了。”
乌雅秀贞果然高兴,笑眯眯的:“这事儿可告诉十三了?十三若是知道,也必然高兴。”
胤禛就不是个能藏得住心事的性子,他早就和十三说了,十三今儿出宫的也早,就是回去收拾院子去了,大外甥要来,必得要在自家给收拾出来一个院子——十七格格家的儿子,和正林还不一样,正林已经十五,半大小子,眼看都说亲了,能当成大人看了,这样的孩子自然是能自己单独住在公主府的。可十七格格家的儿子,年幼,不好单独居住,所以必得是要在十三府上住一段时间。
胤禛又说起来国子监的事情:“原本是想着让他们到国子监去的,但小九儿又提出来一种建议,国子监教导出来的学子呢,将来是要参加科举的,但这些皇亲国戚,他们的目标可不是参加科举,若是能有些别的本事更好。倒不如,直接另外开办一个学校……”
乌雅秀贞瞬间想起来九格格之前开的那专科学院了,抢先问道:“再开一个专科学院?这样倒是不太妥当,那专科学院的人,学的都是……算账,木工,奇技淫巧……”
说句不太好听的,学这些的,将来是要找个活儿干,赚钱养家糊口的。
但蒙古来的这些,那都是要做部落的掌管者的,学的是如何驭人,如何管事儿。前者学的,是要为后者效劳,后者学的,是要统管前者的。
所以,让这些人去专科学院,那必然是不太合适的。
胤禛摇头:“并非是专科学院,而是另外一种学院,以管理学和艺术学类为主要学科。”
乌雅秀贞有些惊讶:“管理学?”
胤禛忍不住笑起来:“就是驭人之术,我觉得像是帝王学,但九妹妹又说不是帝王学,就只是管理人才之类的,也不知道她一日日里的,哪儿来那么多新鲜词儿。至于艺术类的,就是画画,吟诗作词写文章,反正这些人,一不缺钱财吃饭,二不用操持家务,那多余的那些精力总要找个可寄托之处,那学些艺术就挺好。”
怎么说呢,这话听在胤禛这样的皇帝耳朵里,就是另外一种意思了——蒙古部落之间,是很容易因着草地水源粮食之类的事情发生摩擦从而发展到打仗的,蒙古人的性子,大概也和环境相关,自来就是和天争斗,和地争斗,所以也从来都是性子强悍,要不然朝廷对蒙古的政策也不能是安抚为主。
就蒙古人那性子,也不会很温顺的。
但若是学了艺术——就好像历史上那些比较有名的长歪了的亡国之君一样,有喜欢做木工的,有喜欢做诗词的,有喜欢字画的,最终目的都是亡国。
艺术气息太浓厚,就会少了帝王的杀伐决断。
九格格发誓,她是没有那样的想法的,她就是觉得这群人既然不缺钱,那就培养个不省钱的爱好好了。现代社会那些有钱人,那个没点儿烧钱的小爱好呢?
她没想到胤禛会想歪,胤禛对这个建议呢,也是存着点儿……又想要又不敢要的犹豫的。想要那是因为他觉得若是如此能改变蒙古的凶悍,以一种怀柔手段将蒙古那边彻底变为大清的属地,那以后就能避免许多战乱,对朝廷来说,绝对是大功一件。不敢要是因为蒙古也算是守着国境的,有蒙古做缓冲,沙俄那边才不会直接触犯边境,蒙古越发的强悍,也是能护住内地疆域。
蒙古若是变成小绵羊,任人宰割,那沙俄那边,绝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所以这事儿呢,胤禛心里就很有些拿不定主意。
他今儿和乌雅秀贞提一句,也就是很随意的踢一下,并没有想着能从乌雅秀贞这里听到什么好的建议。
乌雅秀贞笑道:“既如此,就多增设些能学的,骑射,战术,都安排上,由着他们自己的性子来选,年龄大的,要继承爵位的,就可以学点儿实用的,年龄小的,没那么大的野心的,就学点儿不太实用的。再者,既然要建立这样的学院,那干脆将宗室子弟都给安排进去,就叫皇家学院。”
她笑眯眯的给胤禛出主意:“原本你汗阿玛在的时候,皇孙们都是要去上书房的,但现在,宗室众多,宫里也安排不下,那干脆就都打发出去,谁愿意学什么就学什么去。学了本事的,将来就给安排差事办。学不了本事的,至少有个打发时间的爱好。”
胤禛沉默了一下,就笑道:“如此一来,倒是不拘一格用人了。”
这嫡庶之分,可能就不会太明显了。有本事的,斩头露角得差事,没本事的,弹琴画画打发时间。
乌雅秀贞沉吟片刻,又摇头:“这是避免不了的事儿,不过,也需得保证这嫡出的利益,不如就下旨,但凡爵位,只能嫡子继承。若无嫡子,朝廷就收回爵位?”
这可并非是乌雅秀贞想到的主意,这是前朝就有的。
但因着满人的规矩和汉人不同,汉人是一夫一妻多侍妾,但侍妾通买卖,但凡主母能立得住的,那得宠的侍妾也是说发卖就发卖的,嫡妻是有这样的权利的。
满人呢,则是一夫多妻,甚至在康熙之前,侧福晋和嫡福晋的权利几乎是相当的。嫡福晋有掌管府里中馈的职责,侧福晋也有。嫡福晋有打理家中产业的权利,侧福晋也可以掌管几个庄子铺子。
也就是到了康熙亲政之后,为拉拢汉臣,这侧福晋的权利才开始慢慢收回。康熙在位六十一年,胤禛又是个尊重嫡妻的,所以才显得那侧福晋和庶福晋没什么差别了。
可饶是如此,侧福晋也是有上玉牒的权利的。
若是嫡福晋没儿子,侧福晋所出,也是有继承爵位的权利的。至于庶福晋生的……那除非是前面两种都没有,只一个庶福晋生的,就像是弘旺,皇上开恩,才能得以继承爵位。
乌雅秀贞这样一说,胤禛立马一拍手:“额娘可给了我一个好主意,就该如此,若是府里没有嫡出,朝廷就收回爵位。”
实在是胤禛兄弟众多,这发爵位的时候没什么,都是兄弟,总不能厚此薄彼。再有康熙的兄弟,还有宗室里当年随着入关的功臣,就京城这地儿,天上随便掉一个砖头,指不定都能砸到一个有爵位的。
到了那俸禄的时候,胤禛就觉得,心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