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文学 > 古代言情 > 本宫不偏心

290-30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本宫不偏心》290-300(第13/36页)

疼。

    尤其是整顿八旗子弟的时候,八旗子弟还和这些宗室子弟不一样,人家领的俸禄更多,哪怕是没差事呢,小日子也过的是……优哉游哉。

    胤禛想整顿这些宗室很久了。

    先从取消爵位开始,庶出的可以继承家产,但不许再继承爵位了。

    这圣旨一出来,整个京城都是鬼哭狼嚎的,哪怕是上行下效,大家都知道皇上敬重那拉氏,但谁敢说自家就一定能有个嫡出的儿子呢?

    那十二阿哥允裪,成亲多少年,眼看着夫妻俩都绝望了,三十多的人了,寻常人都做祖父母了,他们才刚生了一个嫡子。这还算是运气好的,有那一辈子都没生出来嫡子的。

    怎么,这爵位,说没就没了啊?

    找乌雅秀贞打听胤禛的态度的,拉着六阿哥询问祖上规矩算不算数的,找十三阿哥私底下求情的,那一群群的,可都是在找门路。

    然而胤禛这人,冷酷无情。谁说情都不管用,要么你赶紧回家生个嫡子去,要么,你家这爵位就做好归还朝廷的准备。

    皇上态度坚决,那没有嫡子的一部分人就是再闹腾也没用。

    就在这关口呢,宫里又出了圣旨,要建立皇家学院。皇家学院只招收有皇家血缘的人,就比如说,爱新觉罗家的,或者外嫁公主家的——但这个是有要求的,从公主之子算起,三代之内才可以到皇家学院来,三代之外的,就不可以了。

    宗室里面的郡主呢,也是以此类推,两代之内。

    皇家学院要办的学科也很快就颁布下来了,但凡入学之人,管理学是必学的,然后有文学,兵法,民生,农业,算数之类的学科,任选其三。

    学院还设置了考试制度,一年两次考试,有评分制度,超过三次不能及格,就要被退学。至于成绩优秀……圣旨并未明说会如何,但谁不知道这里面的好处呢?

    首先一个就是上达天听,皇上都会听说你的名声。

    以往康熙朝的时候,各家子弟还能通过围猎之类的事情表现表现自己。但现在这位雍正,人家不爱打猎,基本上除了天热去圆明园,天冷去小汤山,一年到头都不见得出宫一趟的,更别说是出京城了。

    面对这样一个皇帝,你能有什么法子展现自己的本事呢?根本没机会。也就是大演习的时候有一次露面的机会了,但是那种场合,露面的人有成千上万,皇上才能记住几个名字?

    现在可是又多出来一个展现自己的途径了,但凡学习好,皇上就会知晓,皇上知晓了,这前程还会差了吗?

    这事儿的风头,几乎是立马将嫡出庶出那些事儿给盖住了。先不说这选学科的事儿,就这入学,有什么条件,如何入学,这可都是要赶紧打听的消息。

    别人如何打听是不知道的,反正乌雅秀贞这边,迎来了许多的宗室福晋,还有外嫁公主。

    乌雅秀贞就牢牢记住胤禛的叮嘱,但凡问起来,能说的都说:“是要年龄十二以上,只要足够这年纪,不管多大都行,需得识字,先生可不会从头教导四书五经的。另有一点特别重要,朝廷日后用人,确实是会从皇家学院挑选,但也是要经过考试的,和往年的科举没什么不同。”

    科举也是分汉人榜和满人榜的。

    现下不过是将满人榜这边,再给细致的划分一下。

    当然,也不能减少满人进士的名额,否则八旗必然是不愿意的,那就需要另外增设差事名额,朝廷需得重建许多部门,以昭告天下,需要的人才也要增多。

    学院是要重新建立院子的,这事儿就交给了允裪来办,允裪性子十分仔细严谨,这种事情交给他不会有什么差池。

    允裪也并非是从头开始建立,而是先在京城里到处走了走,然后找了一块儿原本就建立有宅院的地方,从原本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如此一来,有些地方就可以节省下来一笔费用。

    蒙古世子们到的时候,那皇家学院还没建好,所以他们暂且是在另一处地方上学——理藩院专门规划出来的一块儿地方,暂且学些汉人的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也是有大用的,否则科举也不会将这几本书,列为必考之物。

    京城里热热闹闹的,那边惠太妃的死讯送来的时候,乌雅秀贞还正在九格格说那专科学院的事儿呢,听着这消息,就忍不住怔愣住了。

    九格格十分担忧,因着之前荣太妃和宜太妃过世的时候,乌雅秀贞都有些感伤,现在四妃也只剩下两个了,这又走一个,生怕乌雅秀贞受不住。

    却没想到,乌雅秀贞只是叹口气:“她能撑到现在也是十分不容易了,早在允褆没的时候……我就知道,她心里是存了死志了,不过是因为不能自杀而已。”

    自杀之人,魂魄不得轮转,也见不到想见之人。

    惠太妃若是想活,她虽说人在五台山,但身边都是可靠之人,但凡身体不舒服,只要派人往京城送信,必然是能得到太医救治的。可她一声不吭,就这样……

    平太贵妃也急匆匆的过来:“宫外来报丧,说是惠太妃姐姐……”

    看乌雅秀贞点头,平太贵妃也有些难受,顿了顿,还要先安慰乌雅秀贞:“她那年纪也不小了,能撑到现如今,也是有福气之人了,您不用为她感到难过。”

    四妃里面,也只惠太妃的年纪最大了,接下来是荣太妃,宜太妃。平太贵妃这年纪,比乌雅秀贞还小些呢。

    不管难过不难过的,这丧事是必得要办的。胤禛派人前往五台山,一来是要将尸首送到允褆府里,需得办丧事,二来呢,这位份也要提一提,再就是要安排墓穴的事儿。

    康熙那身边位置有数,总得要有个远近之分。

    现如今在康熙身边的坟墓是赫舍里氏和钮祜禄氏的,佟佳氏的坟墓在稍微靠后一些的位置,等日后乌雅秀贞没了,是要和佟佳氏并排的。

    除此之外就是周边位置了,惠太妃也算是跟着康熙时间最久的,胤禛就需得衡量好了,将这位置给定下来。

    等惠太妃的丧事办完,都已经是快入夏了,天气有些燥热起来。胤禛素来是怕热的,一到夏天,别说是睡觉了,吃饭都很不能只喝水,所以到这时候,就难免要想法子避暑。

    他又是个不喜欢动弹的性子,有了空闲是宁愿给两只狗打扮,再顺便画些瓷器图案,让官窑给烧制出来的。所以,让他出京……那是别想了,他最多就愿意到圆明园去。

    于是,乌雅秀贞就和他商量了那承德山庄的事儿:“总空着也不好,那房屋都是有人住着才能好,没人住,时间长了就容易坏,我就想着,不如将那地方给改一改,做个什么用场。”

    皇家学院是已经有地方了,京城里总共就那么几个学院——皇家学院,国子监,女子学院,专科学院。没一个是方便往外搬的,胤禛就皱着眉思索了起来:“那边还有伺候的宫人……”

    那拉氏就笑道:“算一算年纪,也该放出去了。”

    太监也就算了,宫女嬷嬷的话,一辈子困在那承德山庄行宫里,也不太好。以前康熙在的时候,乌雅秀贞都还提起来要将人放归,也算一件儿积德的事儿。

    现下,胤禛既然不去,那总留着人也容易出事儿——不说太监侍卫们作乱了,就是宫女们,都是年轻女孩子,少女思春,也容易闹出来事儿。

    倒不如都打发了,但是这地方空留着也容易坏,但是想个用处才是正经。

    “之前你九妹妹不说要再开一个医院的吗?”乌雅秀贞就问道,胤禛微微摇头:“那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晚安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漫游,每次都能让人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