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文学 > 古代言情 > 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130-1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130-140(第11/15页)

,交给了这郭单睿。臣请陛下严查郭妃娘娘。”

    郭单睿听到曾布提到自己姐姐,立刻抬头,一双眼睛带着浓浓冷意:“曾布大人?您这是何意?”

    赵霁也听着新鲜,刚刚曾布还一口断定绝对没有舞弊,如今这郭单睿往堂下一跪,曾布不止麻溜地就要断言有作弊情况,竟然还直接就把锅扣到郭单睿头上了。

    莫不是把他们都当傻子?就曾布这种手段,能最后当上丞相也是神奇。

    包拯压根也没怎么理会曾布,道:“到底是不是透题,很简单,堂下这三人并没有参加之后的贡院考试,中途也没有跟任何人交流过。现在让这三人写下他们知道的第三道试题,和贡院试题核对一下。如果一样,那就是证据确凿,如果不同,那就让这三人誊写出自己昨天在贡院的答题,待所有考生交卷之后,看看有没有人的试题和这三人所写一致。”

    口说无凭,只能看证据,这三个活着的证据就在这里。

    到底是这三个人凭空捏造,还是真有泄题,按包拯这方法,很快就能知道答案。

    第138章

    赵霁很满意包拯的这个主意, 眼瞅着曾布坐立不安仿佛要开口说些什么,赶在曾布开口之前,道:“朕也觉得可以。”

    看来,到开封之前包拯的团队班底都已经配合地十分熟练了。

    赵霁首肯之后, 王朝马汉两个人立刻井然有序地动了起来。

    两个人, 一个人去拿纸笔, 给三个士子安排地方,方便临场默写。

    另一个人和小同子径直出门,往贡院而去。去调取剩下还未考的试题。

    郭单睿依旧默不作声地跪着。

    包拯就道:“科举舞弊之事暂时无法定论,但是郭单睿你当街打人之事你刚刚可供认不讳。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郭单睿摇头,但是硬气,直接认了:“无话可说, 大人您罚就是了。只是当街伤人仅是我一人所为,和郭妃娘娘并无关系,求陛下看在长姐还怀有龙种的份上,不要迁怒郭妃娘娘。”

    这个一直死犟着,直挺挺跪在堂前,浑身充满戾气,仿佛谁惹他不顺心, 他立刻就会不管不顾跳起来打人的郭单睿, 也只有提到自己长姐的时候,方才露出了温情和几分柔软。

    但他这句话注定得不到任何回应。郭春兰早就出事了, 现在还在后宫关押软禁这呢。不管郭单睿说这事和郭春兰有没有关系, 她都难逃一罚。

    后宫之事就算是早晚要暴露,那也是能拖一天是一天。

    是以,赵霁和包拯都仿佛没有听到这话一样,不做任何回应。

    而和石头一样硬邦邦的郭单睿不一样, 曾布大人完全就是他的相反面了,自从马汉走了之后,他就显得十分柔软,柔软地有些过分。屁股下面有火把在烘烤似的,坐立不安,动来动去。

    赵霁和包拯眼观鼻,鼻关心。都心里有数,认定曾布肯定有鬼。但是却都没着急揭破曾布的状态。

    包拯按照大宋律,罚判了郭单睿之后。包拯和赵霁一个玩着惊堂木,另外一个则差人上了杯茶,端着茶杯细细吸溜。

    皇帝的衣食住行,一律都是按照最高的规制来的。

    赵霁一边吸溜茶,一边还不忘了找人给曾大人也倒上一杯放在他的手边。

    可惜再好的茶都已经吸引不了曾布的注意力了。面对放在手边的茶水,曾布非常勉强地保持着应该有的礼仪,全须全尾地谢过陛下赏赐之后,象征性食不知味地抿了一口,就继续把茶杯放在一边,神不思属。

    赵霁坐的位置和曾布非常近,曾布的变化态度都看在眼里。又因着赵霁有内力加持,如此近的距离,连对方的粗重呼吸和加速的心跳也听得一清二楚。

    赵霁随即低头又吸溜了一口茶,任茶水在味蕾里面回甘,面露享受的同时,不忘一边注意观察着曾布的神态。

    很神奇地发现,一开始马汉和小同子离开的时候,曾布的心跳加速,呼吸粗重,坐立不安。可就在刚刚赵霁劝茶之后,坐在曾布旁边的赵霁又非常清晰地听到了曾布那种快速到几乎失序的心跳飞速平稳下来。而且,曾布也不再如表现得那么地焦灼了。

    甚至,三炷香之后,曾布虽然依旧没有再碰手边的茶水,心跳却已经恢复了正常状态。

    赵霁借着放茶杯的动作,侧头观察对方,就见已经平静下来的曾布,黑中泛着老年人专属灰白色的瞳孔之中,尽是破釜沉舟的决断。

    那双眼睛,就差写上三个大字——一起死。

    嘿?

    曾布的心跳回归正常了,这边赵霁却无由来产生了一种糟糕的预感。

    他觉得有些地方不对。

    但是细细把事情回忆了一遍,又是无论如何都没有想明白到底是什么地方不对。

    赵霁把茶杯放到一边,突然想到很致命的一点。

    曾布确实一直以来都是老好人。

    但是一个人会凭借拉偏架当老好人成为二府两院,坐到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吗?

    就算后面有人专门提拔他,一个毫无城府,只会当老好人的人也不可能走得这么远。

    曾布从进入开封府之后的表现无疑是十分糟糕的。

    喜怒形于色,并且所有态度都外显得厉害,就好像在告诉所有人——快来注意我,我有问题。

    可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思量,一个官场沉浮的老油条何至于这么沉不住气?

    他眼中的那骨子破釜沉舟的劲头又是从何而来?他又要和谁一起死?

    赵霁思索着这些,不由眉头紧锁,后悔不已。

    他大概是把事情想简单了。看曾布的这个表情,赵霁觉得,他一定是漏下了什么至关重要的线索,那是他应该知道的线索。

    可那东西到底是什么?

    沉浸在自己思路里的赵霁连手边的茶水都已经顾不上喝了。

    身边的茶凉了自然就有小太监上来添茶。

    赵霁身边的茶被换到第三次,他一直密切关注的曾布突然抬手,端起了手边的茶杯,喝了两口,对着赵霁道:“陛下赏赐的茶自然是上品无疑,但是老臣人老了,怕是要配不上陛下的好茶了。”

    听曾布这话,赵霁心头警铃立刻拉响。

    这老头话里有话!但这话又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赵霁表情不变,挥手,把来添茶的小太监挥退,对着曾布道:“大人,您谦虚了,您是父亲在时的元老,当然当得。你若是爱喝,朕多赏你些。”

    “那可当不得。”曾布连连摆手“臣已经老了,已经配不上陛下这茶了,陛下把这茶赏给前途无量的年轻人。这大宋的将来,肯定不在我们这些行将就木的老骨头手里,老臣只巴望能顺利致仕,便安心了。”

    这算是什么?

    知道自己挣扎无望,想要求个好名声功成身退?

    曾布这是在给自己求情吗?

    赵霁心里疑惑。不像。如果是求情求最后一块遮羞布,曾布不该用这么理直气壮的语气说出来。

    这语气仿佛……

    仿佛是在怪他赵霁做事不地道,鸟尽弓藏。又似乎他有什么把柄在曾布手里,曾布要用那个把柄去换什么似得。

    但是赵霁能有什么把柄在曾布手里?赵霁摸不着头绪,越发觉得这老头简直莫名其妙。

    他赵霁登基之后,除了正常事务和批阅奏折,和曾布并没有任何私下里的交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晚安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漫游,每次都能让人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