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文学 > 古代言情 > 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130-1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130-140(第12/15页)

。这老头在说些什么鬼东西!?

    事已至此,赵霁只能胡乱猜测,难道是原身在还是端王的时候,和这老头一起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被这老头抓住了把柄?

    可,以端王的性子,小错一定不断,但是在全部王爷都小心谨慎夹着尾巴生怕别人怀疑他要谋朝篡位的大环境下,端王又怎么可能出什么大错?

    冷静。

    赵霁轻轻呼吸,劝自己在这个关头一定要保持冷静。

    他又开始分析曾布从头至尾的所有反应。

    琢磨的过程中,赵霁的目光渐渐落在了包拯的脸上。

    由包拯,他想到了一个现在看来特别不能理解曾布的地方——曾布刚刚为什么会来找他?

    曾布是堂堂丞辅,官大一级都能压死人,他官大包拯整整三级,他若是想要捂住什么事情。直接下命令,不是来得更快些?如果他当时直接用丞相命,过明路,从包拯的开封府提人,再暗示刑部让对方闭嘴。刑部肯定会立刻让这三个人在刑部“死于意外”。

    若包拯要想护住这三个士子,就只能选择让开封府所有武力直接对上曾布。硬抗着,直到派人通知到赵霁,赵霁亲自去救他。

    赵霁来不来得及赶来另说,但是就算赵霁来得及把人救下,他也可以直接治包拯一个违抗上级的罪名。

    那包拯根本就没有坐在公堂上,还能够审理的机会。

    刚刚赵霁以为曾布来找他,是情急之下使了昏招。

    但——

    如果这个‘昏招’,在当时的曾布眼里,是最简单省事的处理方式呢?

    赵霁心里倒吸一口凉气。

    什么会让曾布产生一种‘求助皇上,所有事情就会一劳永逸解决’的错觉?!

    想到这里,赵霁抬眼,朝着包拯使了使眼色。想要包拯出声制止这个案子继续审下去。

    他实在想不出自己有什么小辫子会被曾布握在手里。

    但看曾布这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赵霁直觉不妙。

    偏偏,去贡院的马汉和小同子此时回来了。

    赵霁甚至没有时间把所有事情经过都想明白。

    就见小同子把贡院提来的试题直接就送到了包拯的案前。守在那三个士子面前的王朝也十分有眼色地把三个士子默写出来的印象中的策论问题一同呈到了包拯的面前。

    包拯近视眼,专门戴上了眼镜,逐字逐句对比眼前的几张纸,然后放下赵霁给他配的那个专属于他的眼睛,非常正式地对着在场的所有人宣布。

    “三位士子所写的策论试题,和王朝从贡院中取过来的试题非常相似,用相同的答案也可以完全回答贡院的第三场的试题。”

    包拯说完,立刻对着身边的人道:“你二人把这几张纸拿到堂下,给其他在场人查证。”

    开封府的公堂外面聚集着不少因为郭单睿的母亲一路吵嚷而跟着一同过来看热闹的开封百姓。

    围过来的众人窃窃私语。

    不懂的问前人,前人就好心补充,分享八卦。

    很快就都隐约听到风声,这竟然是在审理科举舞弊的案子。

    科举还在贡院举行,距离贡院开门还有最后一天。

    考试中的人都还没出来,这……怎么就舞弊了?

    众人窃窃私语。

    所有怀疑和疑惑都在包拯把三张蒋宇星他们默写的题目和来自贡院的题目展示出来之后,变成了轰然!

    这……

    “唉,兄弟。我不识字,这上面到底写了些什么?”

    “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读来,这……这四张问题虽然表述差距,但是仔细想想,又确实能用同样的回答,来回答这四份考卷!”

    铁证如山!

    所有来看热闹的开封百姓,猝不及防之下吃了个惊天大瓜。

    刺激地都要端不住手里的瓜。

    赵霁一直都有留意曾布的表现。

    却见一开始如芒刺背,如坐针毡的曾布在真相大白于天下的当口,突然就笑了。

    那是种胜券在握的笑。

    赵霁心底一沉。直觉有什么脱出他掌控的事情发生了。

    这感觉很不好,让他犹如回到了昨夜那场暴雨之中。

    仿佛历史正在重演。

    昨天,他面对着皇后派来的小宫女,和郭春兰派来的小宫女。心里隐约觉得好像要出事,却最终几度犹豫之下,选择了去郭春兰那里。

    昨天晚上,他选错了一次。

    今天,他可能又再一次错了。

    第139章

    曾布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官服, 从座位上站起来,先是从容地对着赵霁一拜,紧接着正对包拯,对包拯道:“臣突然思及之前听到的些许风声, 现在想来, 或许真的和此次舞弊有关。”

    赵霁看曾布如此从容的态度, 没由来紧张。

    偏偏众目睽睽之下,既然曾布都这么说了,他没办法叫他闭嘴。

    假使他在现在强制驱散围观人群,用强压迫使曾布闭嘴,都用不了等到明天,今天傍晚流言蜚语就会充斥整个开封。

    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觉不外如是。

    赵霁知道曾布可能憋着个同归于尽的大招, 但就是不知道那大招到底是什么。

    心底发紧。

    只得道:“曾大人可有什么真凭实据?最好想好了再说。”

    曾布傲首挺胸道:“自然,臣所言一切皆有凭据。”

    话说到了这里,曾布话头一顿,转而开始说起别的事情:“臣妻子玉汝蒙陛下和先帝厚爱,承封魏国夫人,可请进宫觐见贵人。前几日,宫内一个贵人突告知张氏女官, 通知臣妻子进宫, 说是有话要说。玉汝进宫之后,和贵人畅谈一番, 待玉汝离开, 那贵人身边的侍女追上臣妻子,偷偷递出一物,说是拜托臣妻子将那个物品交于宫外族弟。臣妻子应下,便把那东西带了出来。”

    话说道这里, 曾布话锋一转,严肃道:“因着贵人千叮万嘱不要拆开,玉汝便没敢妄动,只是将它好好珍藏,只是恰好臣归家,并不知道此间由来,不经意看了一眼,虽没有看全,但是臣确定那物品的侧面有些常人难以辨认的小字,现在臣回想,那字似乎和如今泄露的考题有关。”

    赵霁现在听到‘后宫’两个字,头脑壳就疼。

    曾布的指向性太明确了,就差没指着鼻子说‘贵人’就是郭春兰。毕竟后宫有权利把人叫进来的就她俩。

    皇后家世不错,但族中弟子为人都很低调,并不彰显。没有任何一个兄弟在开封的出镜率赶得上郭春兰的这个弟弟郭单睿。

    曾布藏着掖着,半遮半掩,暗戳戳地甩出一张底牌。

    既没有说‘贵人’是谁,也相当于承认了他和科举泄题有关,甘愿承担后果。

    暗地里的潜台词就是‘陛下,臣认了,臣可在臣承受能力内背锅,但是陛下如果太过分,也别怪臣鱼死网破。’

    赵霁翻过去再品了品曾布刚刚喝茶那一句话,联系前因后果,就品懂了曾布的潜台词。

    感情曾布觉得泄题这件事本身就是他赵霁授意的,他掺和一手其实是给他赵霁打掩护?

    你到底在说什么鬼东西。

    朕愿意保你才是见了鬼了!我还以为是什么不得了的底牌。结果,就这???

    这边,赵霁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晚安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漫游,每次都能让人满载而归。